一是科學規劃布局,因地制宜建設。將建設任務逐一分解落實到年度、村組和具體工程。二是規范建設管理,確保質量進度。實行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單位保證、監理單位控制、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監督檢查,嚴把質量關。三是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建設投入。四是合理確定水價,實現長效利用。實行一戶一表、有償供水、計量收費,逐步推行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兩部制水價,實行“用水定額管理,超額累進加價”制度。五是加強水源保護,保障飲水水質。要求各供水工程特別是集中供水工程,必須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嚴禁各項開發活動和排污行為,威脅飲用水源的污染源要堅決搬遷或關閉,嚴禁新建、擴建影響飲用水安全的建設項目。六是建立完善機制,促進建后管理。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規范運行機制,強化建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