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將力爭基本解決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初步建立省、縣、鄉三級農村供水專業管理服務機構,實現省、縣及大型集中供水工程管理自動化、信息化管理,基本建成全省城鄉供水工程安全保障體系和水質監測體系。
陜西省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緊缺的省份,受自然、地理和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制約,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據2005年底摸底調查統計顯示,全省有1306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占農村總人口的47%。“十一五”期間,省政府把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步伐、提早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困難問題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決定在爭取中央投入的基礎上,省級每年整合4億元用于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并向全省人民作出莊嚴承諾,到2012年,比國家要求提前3年基本解決全省規劃在冊的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據統計,2006年至今,全省投入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資金達57億元,建成各類農村飲水工程1.8萬多處,解決和改善了1200多萬人的飲水問題,全部解決了29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
“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將著力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解決107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2012年前基本解決2005年現狀調查確定的原規劃內剩余358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2013年前基本解決29萬農、林場和110多萬學校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2015年前對飲水基本安全的685萬人供水工程進行更新改造,完善凈化、消毒等設施。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以上。結合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村鎮供水工程自動化和信息化管理。初步建成農村飲水安全服務網絡。擴建101處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測中心。將全省101處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測中心檢測能力由目前的21項提高到66項,基本建成全省供水工程水質監測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