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5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寧夏行動組委會調研排水溝水質時,在第三排水溝石嘴山段黃河入口處看到,灰綠色的污水竟直接排入黃河。
從昨天起,中華環保世紀行——寧夏行動組委會在五個地級市開展為期5天的主要排水溝污染現狀、治理情況及進展情況調研。第一天,組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石嘴山市調研發現,流經該市境內的主要排水溝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流經石嘴山市轄區的主要排水溝包括:第三排水溝、第五排水溝和第三排水溝的分支三二支溝。其中第三排水溝全長88公里,起始于銀川市金鳳區,縱貫銀川市賀蘭縣、石嘴山市平羅縣和惠農區,至惠農城區前改道與第五排水溝匯合后排入黃河。該排水溝原本承擔著沿途145萬畝農田的排水任務,是銀北灌區溝線最長、負擔排水面積最大的溝道。近年來,隨著沿途工業園區的相繼建立,逐步變成接納工業廢水、生活廢水的水體。尤其是賀蘭縣暖泉工業園區沒有污水處理廠,廢水中氨氮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廢水直接流入三二支溝后,在平羅縣境內進入第三排水溝,加重了第三排水溝的污染。
石嘴山市環保局對入境該市第三排水溝水質污染監測結果表明,排水溝中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成倍或幾十倍超過國家標準,年超標率為66%至100%。2008年第三排水溝入境斷面水質為劣五類,與2007年比,污染程度加重。記者在現場看到,第三排水溝在石嘴山境內又接納了沙湖紙業、金峰染料化工公司、惠冶鎂業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工業廢水,即將流入黃河時顏色已呈黑色。石嘴山境內的第五排水溝和三二支溝水質均呈劣五類水質,屬于重度污染。
在西部聚氯乙烯黃河排污口附近,記者看到一處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呈灰綠色,散發著酸臭味直接排入黃河。據石嘴山市環保部門介紹,該排污口是石嘴山市工業園區排放的生活污水,由于管網不配套,一直未納入污水處理廠處理。
目前,自治區環境監測部門已抽取石嘴山境內所有排污溝水樣,將針對監測結果拿出相應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