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從水龍頭里擰出潔凈、甘甜的長江水為期不遠了。4月28日,南水北調北京市內配套工程在團城湖明渠啟動。配套工程將新建、擴建和改造13座水廠,2014年汛后可實現年接納10億立方米長江水進京。
供水總規模約350萬噸/天
按照規劃,2014年長江水將進京,每年以10億立方米的水量輸入北京,占北京用水量的1/4。北京將建一系列配套工程,包括新建、擴建和改造郭公莊、丁家洼、黃村等13座水廠,供水總規模約350萬噸/天。
配套工程建設分三階段實施。去年,為迎接河北水進京,北京完成了第一階段配套工程。截至4月27日,應急引河北水1.8億方,日引水量150萬方,占城市自來水日供水量的60%。4月28日又啟動了大寧調蓄水庫、南干渠兩項工程。
南干渠工程位于豐臺大興,承擔著為北京市東部及南部地區的郭公莊水廠、黃村水廠等提供水源的任務,日供水量236萬噸。
2014年五環內配套管線建成
根據進度,2013年年底,將完成大寧調蓄水庫、南干渠等輸水環線,完成七座水廠的工程建設。2014年汛后可實現年接納長江水10億立方米的能力。屆時,五環路內的所有配套管線全部建成,市民可以喝上長江水。
2020年將完成三座新建水廠,六座擴建水廠、亦莊調節池、295公里配水管網,全面實現配套工程規劃。屆時,北京將具備年接納14億立方米長江水的能力。
對于長江水進京后是否會涉及水價調整,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江水進京后,有關部門會對水價進行核算。進京長江水的成本價為每噸2.1元左右,不包括運輸和加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