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緣由 家住瀍河回族區北關洛陽機床廠家屬院的張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他所住的居民樓尚未進行水網改造,公共用水產生的費用需分攤。今年8月中旬,市自來水公司將該小區的總水表更換了,他們要付的水費從每噸2-3元漲到了5-6元。水費突然漲了這么多,他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
記者跑腿 帶著張先生的問題,昨日記者走訪了市水務集團有關部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水表浸泡在水里受到腐蝕和磨損,時間長了,會影響計量正確率。為了清清楚楚計量,明明白白收費,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水務集團必須對各種口徑在裝水表免費定期更換。總水表的定期更換是為了保證居民用水計量更準確,居民如果對總水表計量有疑問,可由小區物業向政府技術監督部門申請校驗,水務集團將根據校驗結果按規定辦理。
至于居民分攤水費應交多少是由物業公司決定的。造成數據不符的原因有多種,一般情況下主要有以下3種原因:
1. 內部庭院管網漏水。這部分漏水,總水表會產生計量,而居民的分水表不會產生計量。
2. 居民家里分水表的問題。根據《城市供水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水表要根據口徑大小定期更換,居民家里生活用水水表的更換周期為5年。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校驗和更換,會造成水表的計量不準確。不過據張先生介紹,他家的分水表近期剛更換過。
3. 人為問題,主要是人為竊水。一些居民在家里滴水成盆,發現水表并沒有計量,以為很省水,其實這部分水總水表會計量,直接分攤給其他人家了。另外還有一些非法采用專業技術手段竊水的現象,導致自家水表不計量,但總水表會計量,同樣也會分攤給其他人家。
如何才能解決此類問題?該負責人建議,要想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對癥下藥,同樣也有3種辦法:1、查清內部庭院管道漏水點,防止跑冒滴漏;2、定期校驗更換分水表,保證計量準確;3、建議物業公司加強管理,杜絕竊水現象。(記者 馮瑩雅 實習生 王亞飛 通訊員 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