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2日從天津市自來水集團獲悉,天津市今年20件民心工程之一的自來水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戶內管網改造工程,以及持續6年的舊管網改造已動工。
為解決高層住宅供水問題,提升飲用水質量,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主要解決高層生活水箱和消防水箱混用、水箱材質不符合標準要求、泵房設施年久失修缺乏正常維護、二次供水設施不完善、小區及樓內供水管道材質低劣老化五類問題。
據悉,今年二次供水改造的重點是7、8樓的“小高層”供水設施,計劃改造二次供水設施400處,日前市內有21處同時啟動,涉及南開區安華里、居華里、天榮公寓及和平區碧云里等地。為提前給二次供水改造做好準備,已完成了17處換管工作。為加快改造進度,保證改造質量,便民利民少擾民,市自來水集團在改造上因地制宜,采用三結合方式:與小區舊管網改造結合,對需要改造的小區,從設計到施工一并進行,減少重復破路和重新打眼;與樓內、戶內管道改造結合;與增建景觀式加壓設施結合,徹底改善二次供水狀況。該集團將新技術、新設備用于改造,設置了生活、消防獨立系統;水箱內置潛水泵和室外小型加壓泵房相結合,減少噪音,有效提高設施工作效率;采用隔膜式壓力罐等新技術,使水質水壓達標,降低消耗,節約能源。
舊管網改造方面,2003年開始的老舊管網改造累計改造1000公里。今年計劃改造老舊管網10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9公里。市自來水集團根據實際情況,將改造項目與市容綜合整治、市政道路拓寬相結合;與里巷道路、新建小區管網切改相結合;與舊樓區改造整修相結合;與管道漏水頻發區相結合,統籌安排,提高改造效能。此次改造主體是運行15年左右的灰口、鑄鐵和鍍鋅管材,改用PE管等抗壓、抗凍、抗腐蝕能力強的新材質,大幅提升水質,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條件。該項工程已在市內六區全面啟動,和平區樹德里、同仁里相繼完工,新華路、鞍山道、丁字沽一號路、本溪路、尖山路等地部分小區舊管網改造正在施工。
戶內管網老化造成的居民“龍頭水”水質差、水壓低問題日漸突出。為改善居民用水條件,市自來水集團從2007年開始,對直管公產房戶內管道進行改造,重點解決管道老化、銹蝕造成的吃水難問題,已累計完成12萬戶戶內管網改造。今年,6萬戶直管公產房居民家中銹蝕嚴重的“黑皮管”將被新的PE管取代。目前紅橋區風采里,南開區飛云東里、金宇里,和平區信華樓等2000戶已經完成施工,河西區洪波里等15處正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