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俊德 采訪時,市供水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繼軍拿著厚厚的一沓工程施工材料對記者說:“實施‘一戶一表、水表出戶’工程,關系政府威望、供水企業形象和老百姓利益。因此,收費必須公平合理。這些材料就是送交市財政部門審核的。”
實施“一戶一表,水表出戶”改造工程,要將每戶水表移出室外安裝在住宅的公共部位。由于大部分工程量在用戶室內,且需穿越用戶室內樓板,牽涉到改造費用、產權、住戶配合、施工場地復雜等問題。由于處于北方地區,解決防凍問題成為選擇改造方式的關鍵。開挖水表井的一次性投入很大,維護費用也很高,預計整個改造工程需要資金3000多萬元,缺口很大。如果改造資金完全由住戶承擔,從目前我市居民實際收入來看,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市區現在尚有近3萬戶需要改造,市供水總公司在二水廠建設時,就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很難再籌集大筆資金,若由公司一家負擔,企業自身承受不了。為了順利開展這項工作,市供水總公司以“先易后難,分區分片,逐步推進”的原則,根據群眾用水實際情況,本著讓利用戶,減輕用戶負擔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工程預算標準,在改造計劃期內,總公司補貼人工費,居民承擔材料費、農工工資成本費。改造費用根據當年現行建筑市場材料價格及市政工程預算定額核算,由市財政局財審部門審核。對供水管網內的特困家庭,憑社區、街道、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市供水總公司對改造費用給予適當減免。
2008年11月,市農藥廠家屬樓住戶向市供水總公司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精心施工,情系百姓。這些住戶由于水費分攤問題,長期不交納水費,市供水公司在接連發出催繳通知,無人響應的無奈之下,限時供水。緊接著,住戶中的大人孩子到政府上訪。經過政府協調,市供水總公司組織職工冒著11月的天寒地凍,高質量地完成了市農藥廠家屬樓“一戶一表,水表出戶”改造工程,感動了70多戶住戶。
改造工程采用了先進的工藝、技術、設備和材料,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生產工藝先進的PP-R管、PE-X管和鋁塑復合管等新型管材,保證了改造質量和整體安全美觀。工程完工后,由市供水總公司、施工方、社區委員會、業主代表等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同市供水總公司簽訂供用水合同,建立新的供用水關系。并建立分戶控制、規范管理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