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柏春、王秀華、李春梅)為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現狀,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平泉縣以“三抓”為突破口,多措并舉促節水工作健康發展。
抓技術手段,為節水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千方百計確保項目用水安全,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先后完成《平泉縣城區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管理規劃》、《黑山截潛設計》、《引哈入瀑可行性分析》等8個規劃,共為54家企業做了水資源論證。為查找節水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挖掘節水潛力,聘請有資質的單位和專家為生產規模具有代表性的承德天寶礦業集團寶海有限公司和承德永輝礦業有限公司做了水平衡測試,并編制了《水平衡測試報告》。
抓信息化、規范化建設管理,為節水管理提供科學保證。全縣累計為企業安裝智能水表79塊,安裝遠程監測系統75套,智能水表裝表率已達到了85%以上。農業節水大力發展噴灌、滴灌、風能、集雨等節水灌溉模式,建設農業節水示范工程,年節約用水量約104萬立方米;工業節水通過限制發展高耗水工業項目,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嚴格落實節水管理制度。對全縣范圍的自備水源井嚴格推行“四個一”管理,即一證(取水許可證)、一表(水表)、一牌(機井編號牌)、一卡(水表卡),全面提高節水管理標準。
抓農民用水者協會建設,為農村管水提供組織保障。平泉鎮白廟子村建立了“城東飲水管理協會”,制定了協會章程,明確了辦事規則,并對水價、水量、水費進行“三公開”。由協會合理調配水資源,維修管護水利設施,處理用水矛盾。該協會的建立規范了用水秩序,減輕了農民負擔,有效消除了原有的“卡水灌溉、水權不均及工程有人用無人管”的現象,充分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化解了農村管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