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常州網8月16日電 一個社區734戶居民,100%都使用節水器具,漏水率為0%。記者日前走進常州市第一個省級節水型社區——鐘樓區橫興路社區,感受他們的節水意識和生活,領略他們在循環用水方面的經驗竅門。
在北尉司路1號樓201室,年過八旬的章碧玉和邱明耀老夫婦家中,處處都用了節水設施。當著記者的面,章碧玉老人拿著新舊水龍頭演示:“這個是舊龍頭,里面的芯片是傳統的皮圈,在關龍頭時速度比較慢,水就悄悄地浪費掉了。這個是新龍頭,內芯由陶瓷制成,開、關速度都很快,能有效保護水不跑冒滴漏。”
更換節水型龍頭只是第一步。老人的家中還有2個臉盆和1個水桶,用來裝洗澡、洗菜、洗衣服多余下來的水。章碧玉老人說:“我清衣服的第二遍水都用盆接著,用來沖廁所,清衣服用的第三遍水,用來拖地,洗菜和洗澡多余的水,用來擦窗、擦桌子。這樣下來,一個月可以節約2噸水。”
在橫興路社區的新小區,節水工作早已深入到很多年輕人的生活中。王先生是該社區鵬欣麗都的一位年輕居民,他說,現在家里裝了不少節水器具,坐便器是分3升和6升兩檔的節水型,陶瓷芯片的水龍頭可以有效防止漏水,淋浴器也是分大小兩檔,另外,澆花用的是雨水。
記者了解到,橫興路社區在節水方面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新小區交付時,就嚴格驗收自來水管道建設,推廣用戶裝修時使用節水器具;同時,新老小區都做好一戶一表計劃,對節約用水進行宣傳指導;對于公共場所節水,實行專人明確職責的制度,實行定時供水。在創建省級節水型社區前,該社區的月人均用水量是4.82噸,目前已經降低到了4.05噸,完全符合節水型社區標準。2009年底,該社區正式成功創建為省級節水型社區。
節水小竅門
1、用洗米水、煮面湯、過夜茶清洗碗筷,可以去油,減少用水量和洗潔精的污染。
2、集中清洗衣服,減少洗衣次數。
3、減少盆浴次數,每次盆浴時控制放水量。
4、對有皮的蔬菜,可以先去皮、去泥,然后清洗;先清洗葉類、果類蔬菜,后清洗根莖類蔬菜。
5、使用非節水型老式馬桶的,可以把一個盛滿水的飲料瓶放到馬桶的水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