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開水龍頭,自來水汩汩而下,清冽而又甘甜。盛夏合肥,人人疑惑:“千家萬戶用水,用了多少年了,干嘛要漲價呢?”
在合肥慎重推出居民生活用水價格調整方案前夕,記者專門走訪了水源地的大別山,以及合肥市幾個水廠。 2005年后,合肥就不再用巢湖水了,約七成原水來自幾百公里外,要混凝,要沉淀,要過濾,要消毒,要檢驗,它一步步流來,在一聲聲吶喊。
泉水叮咚響源頭已漲價
8月3日上午8時15分。六安市橫排頭樞紐。朱家祥和楊波濤,繞了一下子鋼纜,卷揚式的啟閉機,即俗稱的閘門,上提了20厘米。頓時,清澈的水流。以100立方米/秒的速度,向著淠河總干渠流去。這閘門運行次數,一年要做180次左右,年放水量約19億立方,灌溉1000萬畝的良田,并提供合肥、六安兩市及沿線鄉鎮的自來水原水。
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副局長王偉表示:淠史杭始建于1958年,1972年基本建成使用,總庫容70億立方米;總水源為6大水庫,由2.5萬公里的7級固定渠道以及各類中小水庫、水電站等組成。1988年開始向合肥供應原水;淠河上游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白蓮崖4大水庫,在橫排頭渠首樞紐匯合,經過淠河總干渠、滁河干渠上段與一系列節制閘,流向合肥兩大水庫。
該總局每年投入300多萬元用于水質保護。“在水源地,得治理非法采沙;在六安市區,雨水管網已建成,洗澡、洗衣已根治;購置了割草保潔船,打撈水面漂浮物。目前原水質保持二類以上。 ”在山青水幽的響洪甸水庫,工程科余常新介紹說,“2002年前,水質一類以上,近年來,礦業和經濟林對水源有些污染。 ”佛子嶺水庫管理處的王恒超表示:“二類水,這就足以飲用了! ”
今年5月1日起,淠河灌區供應合肥的原水水價,已由0.13元/立方米;漲到0.232元/立方米。省物價局一位同志說:“老價格是2005年定的,當時水利工程供水價格被納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現在呢,除了農業用水,都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供水價格確定,應包括生產成本、費用、利潤和稅金等因素,而現在執行的價格,則僅僅是按成本加稅金而核定的。 ”
嘩啦自來水合肥供也難
同日下午,合肥市經開區五水廠,控制室電腦顯示:“董鋪水濁度:1.52NTU,出場 余氯 0.80mg/L,出 廠濁 度0.23NTU。 ”
合肥有6家水廠,均位于城市西邊。一廠原用南淝河水源,早就老化停產,其余5家水廠日產能力達127.5萬噸。每天,董鋪水庫提供原水92.5萬噸,大房郢水庫供應六水廠日產5萬噸。可在今年供水高峰期內,合肥每天需求,已超過100萬噸。
五水廠是合肥最大水廠,日產40萬至50萬立方米水。冒著烈日,記者看了制水過程。從董鋪原水廠抽來的原水,在一個個隔板里翻著波浪,再在長長的沉淀池中緩緩流動,絮狀物被逐漸沉淀,流入鋪著1米厚石英石的過濾池。 “經處理,水濁度都在0.3以下,而國家標準是1.0NTU。 ”水廠田廠長透露:“最后要加氯,才能進入地下清水庫。氯氣能持續殺菌,自來水一般要在水管停留一兩天,因此要保持一定余氯量。3年前,國家修訂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檢測指標由35項增至106項,增加了71項。 ”
合肥市供水集團總經理楊林感嘆:“合肥供水壓力很大,存在結構性的缺水。都知道南淝河穿城而過,都覺得巢湖是‘最大的水缸’,但是因為水質欠缺,這兩個方面不能作為水源。董鋪、大房郢2個水庫,每年提供原水不到1億立方米,可一年的用水量將達2.5億立方米,有3/4的缺口要到淠史杭買水。在‘十二五’規劃中,很多地區供水量5年內將翻番,合肥將面臨嚴重缺水。 ”
漲大不漲小草案不草率
8月5日,合肥市出臺用水價格調整草案。按這個草案,每戶月用水12噸以內,價格為2.35元/噸,用水12噸至20噸,價格為2.77元/噸,用水在20噸以上,價格為3.79元/噸。這個提交聽證會討論的草案,可謂用心良苦。
據調查,合肥市66萬戶一戶一表計量的用戶中,月用水量在12噸以下占89.65%,在12噸至20噸之間占7.91%,只有2.44%的居民,用水量高達20噸以上。有關部門表示:“合肥戶均用水量約為8噸,全省多數城市戶均水用量,也在這個上下徘徊。 ”
然而,合肥市未實行水表出戶的居民約20萬戶左右,占總用戶23.3%,其用水量卻占總用水量的50%。這部分居民節約用水的潛力很大。對這些居民,草案規定:供水價格分3年調整到位,調價之日起水價為2.45元/噸,之后每年上調0.1元。
合肥市物價局宣布:將于8月23日召開合肥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調整方案聽證會;屆時,隨機抽取的10位市民參加人,和5位市民旁聽人,將代表市民參加聽證會,參與對上述草案的討論。
一時之間,合肥市民,議論紛紛。銀杏園的劉先生驚呼:“我家孩子是父母在帶,我們吃喝都在父母那里。階梯水價,對父母這種家庭明顯不利。這種家庭,可不在少數啊! ”開家庭旅館的戴女士認為:“做小本生意,得斤斤計較,沒什么浪費的。為節約用水而漲水費,不該算在市民頭上。”公務員孟先生發表議論:“制水企業虧損,不應市民承擔。應首先改進管理服務,再來考慮提價。 ”不少市民卻贊成漲價。楊先生說:“我是困難戶,反而同意漲價。價高才知道節約。有些人一天要洗三次澡,大魚缸一次要用半方多水,要給貓給狗洗澡,還要洗車。多用水就應該多掏錢……”
正如潺潺不絕的流水,市民對于自來水漲價的意見也必將潺潺不絕。記者愿意在此提醒有關部門,一定要在自來水漲價問題上充分聽取民意,特別要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記者也將不斷跟蹤民意的發展。(沈薈、徐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