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每天大約需要用多少水?其中多少用來洗菜、做飯、洗碗,多少用來洗澡、洗衣、沖馬桶?
哈密地區水利水政中心給出的答案是:城市家庭正常每人每天用水110升左右,其中大約55%至60%用于沖馬桶,30%左右用于洗滌,真正用于吃喝的大致僅占15%。
能說明哈密地區這幾年在城市節水問題上“細致入微”工作態度的事例還遠不止于此。11月初記者在哈密地區水利水政中心采訪時,該中心黨支部書記周立功領記者來到辦公樓地下室,指著幾只大小、形狀各異的馬桶告訴記者,那都是他們街頭宣傳時用來給市民演示的樣品。
“按照每人每天使用4次馬桶計算,每次耗水12升就是48升,可如果改成3升,就這么輕輕點一下,同樣能沖得很干凈……”周立功又拿起一只節水型馬桶芯給記者演示起來了。
截至11月,哈密地區兩縣一市6萬戶城鎮居民,其中5.78萬戶已經實行用水定額管理:每人每天定額110升,超額部分按階梯水價繳費———超得越多,繳納的水費也越高。
“哈密城鎮居民過去人均日用水量最高達到156升,實行定額管理后,人均日用水量始終保持在90升至100升之間,超定額的一戶都沒有。”周立功說。
通過換“芯”,將傳統馬桶改造成節水馬桶的工作已經在哈密市全面推開。
今年全市完成馬桶改造1.35萬戶,明年計劃再擴大1萬戶,爭取三年內將城區所有舊居民樓的馬桶全部改造完。
居民用水節約了,排放的水也不能白白浪費。2008年,哈密市率先在天苑小區等新建住宅區推廣同層模塊——家庭洗菜、洗衣、洗澡的水全部通過小型污水處理系統集納起來,然后用于沖馬桶,實現家庭循環用水。
從各家各戶排出的水也還得派用場。哈密市10萬噸污水處理廠今年6月正式啟用,經過處理的水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城南工業區作為工業用水。此前惠康園小區日處理250噸的中水處理廠已經發揮作用,凈化后的水主要用于小區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