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每月用水在12噸以下按每噸1.15元計費,超過12噸每噸漲0.6元,達到18噸則會上漲到最低水價的兩倍。目前,作為中國首個實行“階梯水價”的城市,銀川正通過這種全新的水費計價辦法督促市民節約用水。而據悉,“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已寫入《水法》,全國城市要爭取在2005年底之前實行(見3月22日新華社)。
實行“階梯水價”的目的,是要督促市民節約用水。為何要節約用水?因為我國是“水資源緊缺”國家。據悉,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每年影響的工業產值就達2300億元。水資源雖然并非不可再生資源,但水資源的貧瘠已成為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面臨的難題;而節約用水也成為公認的美德,“階梯水價”在很多國家成為政府的價格管制策略。
那為什么要實行“階梯水價”呢?從經濟學原理來看,水的緊缺說明它是一種供不應求的物品。也可以說,人們之所以不那么珍惜用水,是因為水太便宜了,多用一點無所謂。如果只是為了緩解這種供需矛盾的話,只需要籠統地提高水價就可以
了。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產生節約用水的動力,水的需求大大下降;同時,由于價格上升,會推動水資源的開發和生產,從而增加水的供給。
但是,不能忘記,水又不是一般的商品,以至于可以用通行的市場價格機制進行自發調節;它還是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一種物品,這就決定了它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性質。單純的漲價固然可以節水,這對有錢人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對窮人來說卻是一種傷害。水價的上漲將導致有的人生活用水都難以保障,因此,“一刀切”的辦法有失公平,也不夠人道。
“階梯水價”其實就是一種價格歧視。經濟學意義上的“價格歧視”,是商品的提供者針對不同顧客制定不同的價格。在競爭的市場上,這是商家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一種價格策略;而在這里,則成為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社會目標而實施的政策手段,即對定量以內的用水實行低價,超過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實行超量累進加價。這樣,對低收入者來說,水價的變化并不影響他們的水費支出,只要其用水在一定的限額以內;而對高收入者來說,他們當然可以繼續大手大腳地揮霍用水,但是他們將不得不承受越來越高的價格。通過政府的價格管制,“階梯水價”一方面促進了人們節約用水,另一方面也兼顧了社會公平。
實行“階梯水價”的目的,是要督促市民節約用水。為何要節約用水?因為我國是“水資源緊缺”國家。據悉,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每年影響的工業產值就達2300億元。水資源雖然并非不可再生資源,但水資源的貧瘠已成為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面臨的難題;而節約用水也成為公認的美德,“階梯水價”在很多國家成為政府的價格管制策略。
那為什么要實行“階梯水價”呢?從經濟學原理來看,水的緊缺說明它是一種供不應求的物品。也可以說,人們之所以不那么珍惜用水,是因為水太便宜了,多用一點無所謂。如果只是為了緩解這種供需矛盾的話,只需要籠統地提高水價就可以
了。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產生節約用水的動力,水的需求大大下降;同時,由于價格上升,會推動水資源的開發和生產,從而增加水的供給。
但是,不能忘記,水又不是一般的商品,以至于可以用通行的市場價格機制進行自發調節;它還是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一種物品,這就決定了它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性質。單純的漲價固然可以節水,這對有錢人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對窮人來說卻是一種傷害。水價的上漲將導致有的人生活用水都難以保障,因此,“一刀切”的辦法有失公平,也不夠人道。
“階梯水價”其實就是一種價格歧視。經濟學意義上的“價格歧視”,是商品的提供者針對不同顧客制定不同的價格。在競爭的市場上,這是商家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一種價格策略;而在這里,則成為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社會目標而實施的政策手段,即對定量以內的用水實行低價,超過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實行超量累進加價。這樣,對低收入者來說,水價的變化并不影響他們的水費支出,只要其用水在一定的限額以內;而對高收入者來說,他們當然可以繼續大手大腳地揮霍用水,但是他們將不得不承受越來越高的價格。通過政府的價格管制,“階梯水價”一方面促進了人們節約用水,另一方面也兼顧了社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