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深圳水的現狀與困局究竟如何?創建節水型城市對深圳意味著什么?作為深圳人,面對緊缺的水資源,我們該如何面對、又該如何行動?政府為深圳的水管理又應該進行怎樣的制度設計?這些都是本期市民論壇關注的話題。
深圳80%的水從外地調入
劉麗華:很多市民不知道深圳非常缺水,因此看到官方發布的“深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全國的十一分之一、廣東省的十分之一”,感到完全出乎意料。深圳每年那么多的雨水,怎么會缺水?深圳水現狀到底如何?已經有很多網民朋友在線了。
段洪雷:由于多年來政府在水方面投入很大,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讓大家感覺不到缺水。但實際上這也就是在特區內,而在特區外,前幾年寶安、龍崗很多地方缺水,報紙上還登了沙井居民用摩托車運水的圖片。深圳的水80%以上都是從市外調入的,用的是別人的水資源,這些地方的人會問我們“水是不是被浪費掉了”,因為深圳的確有些地方用水很浪費。從這點來講,我們確實應該把節水做好。
熊楊:1993年我去大連參加全國中水回用的年會,當時北方城市缺水,聽我講深圳也缺水嚴重,他們很吃驚,說你們一年有1800多毫米的降水量,怎么也缺水。深圳降水量雖然很大,但主要集中在雨季,而且地表坡度大、河流也很短,導致地表水很難積蓄,大部分都流進大海,加上河水被污染,所以能集中使用的不多。深圳花了很多本錢、很多工夫來改善水。1989年我參加政府的水源工程,當時條件很艱苦,到處找水。但現在水好像是一個福利,相對于其他消費來說比較低廉,并沒有把水當成一種很稀有的資源。
劉麗華:水危機是不是在迫近深圳人呢?
李獨伊:挺慚愧的,西南大旱后我上網查資料,才發現原來深圳缺水也很嚴重??赡苁切麄髁Χ炔粔?,同學們的水危機意識也不是很強,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感覺不到危機。
熊楊:市民覺得每天都有水用,但是這個水不是深圳的水,這是一個危機。因為水是有限的,珠江、北江、西江、東江的水被各個城市瓜分,從資源角度講,我覺得已經到了極限,因為深圳的人口已經到了極限。
安邦強:全市上下對缺水的認識還不夠,人們意識不到深圳缺水有多么嚴重?,F在應居安思危,因為深圳已經處于水危機的狀態,水資源已亮起紅燈。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去年開展了一個重大調研課題,是關于我市資源承載力問題的調研,包括交通、土地、人口等共9個子課題,調研發現,如果把9個子課題形成9塊板圍成一個桶,最短板就是水,這是整個課題組公認的。
我要特別強調最短板。可能大家不知道“沙井”地名的來歷,特區初建時,在地上挖一個坑,如果挖到沙了,就挖到了水、而且是淡水,“沙井”因此得名,可今天在沙井你很難挖到水,即使你很幸運挖到了,也是咸水、或者是被污染過的臟水。松崗一帶居民原來洗米、做飯都是用茅洲河的水,到里面游泳、抓魚,但是現在,深圳所有河流的水都不能作為水庫的備用水。說起水的問題,老百姓常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沒有水門都開不了。水不僅是第一位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資源。深圳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過米荒,5年前出現過油荒,不要小看水,深圳也有出現水荒的可能,目前已經亮紅燈了。
人均用水量150升/天,市民節水意識尚待提高
劉麗華:深圳的節水條例是在2005年出臺的,但大家覺得還不夠,比如有些人或者小區節水做得非常好,但沒有補貼,有些不做的也沒有處罰。在制度設計上,能不能有一些細化的、強制或者鼓勵的措施?
段洪雷:香港住宅用戶水費一般每4個月結算一次,將用水量分為4級漸進式收費,因為它的原水很貴,因此每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還對自來水公司進行補貼,基于民生的考慮,其中首12方是免費的。深圳前段時間也考慮過一個政策,但只針對在民政部門拿到低保證明的人員,這部分人群免水費。從節水的角度,我們希望市內12方以內是一個價、到16方是一個價、16方以上又是一個價,1996年市內水比較短缺,曾經有過這個政策,但后來又放開了。
劉麗華:是不可以操作,還是操作起來比較難?
段洪雷:可以操作,但不少市民意見比較大。雖然說了很多年,但市民的節水意識還需要提高?,F在市內人均用水量大約150升/天,這是比較高的用水,當然深圳的用水設施比較完善,每家每戶都很方便,加上深圳人天天沖涼,不像北方很多城市,一個院子里只有一個水龍頭,接水不方便,所以用水量比較少。可是這個數字確實較高,曾讓英國代表團非常吃驚,以為深圳每家都自己洗車、給草坪澆水。我們曾想能否把22方的線調到12方,但是基于很多考慮,因為不同的人群可能考慮不一樣,最后評估還是維持在22方。
養成節水習慣,意識比技巧更重要
劉麗華:深圳正在創建節水型城市,最大的難點在哪?
段洪雷:總體上,深圳的節水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把能用的水都用到。水危機發展這么快,最關鍵還是因為城市的高速發展,比如原來寶安最多就50萬人,現在全深圳喝水的人口1500萬,水不夠用了,必須從外面調水。平常講開源節流,但已經到別的地方要水了,而別人也在發展,因此“開源”很難,只能做好“節流”。
熊楊:節水有很多技巧,比如關緊水龍頭、減少浪費,這是每天可以做的事情。但是節水最主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意識,有了危機意識、公德意識,才會把一些節水的小技巧變成每天的習慣。
劉麗華:獨伊覺得現在咱們的意識夠不夠?目前大家對節水的知曉率好像并不高,問題出在哪?
李獨伊:雖然有很多節約用水的宣傳和口號,但是貼得多了,大家都覺得習慣了。要有一些觸目驚心的圖片、還有一些信息,才會真正覺得節約用水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這次論壇對我自己是很大的觸動,學校平時對節水的宣傳不夠,特別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不會很聽老師和社會上的一些宣傳。
安邦強:報紙上西南大旱的照片讓我很感動,我想可以把干旱特別嚴重的地方的學生組成一個報告團,邀請來深圳,對學校、企業、機關等作多場報告,相信對市民和整個社會的觸動一定很大。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大學可以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整個動起來。
劉麗華:熊先生是“綠色江河”的志愿者,您覺得市民的水危機意識怎么建立起來?
熊楊:也不能說市民都不了解,實際上在政府宣傳、學校教育、還有民間組織的行動促進下,市民的認識在逐漸完善,只是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危機,只想到自己應該節水,而目的可能是我要環保、我要綠色、我要做一個時尚的人。這次西南大旱就是一個教材,要設身處地去想:如果大旱發生在我們這里,我們怎么辦?實際上它已經在接近我們了,珠江上游也是一個缺水的地方,只不過范圍不大,還沒有讓我們明顯地感覺到。還有,把很多瓶裝水送給災區,這也是一個教育的好機會:為什么要送瓶裝水?從我的角度,我認為這不是很環保,還制造垃圾,幫助他們可能還有別的辦法,比如送凈化器、在靠近有水的地方去治水。
建立長效機制,讓節水成為城市共識
劉麗華:我周圍的朋友基本上是天天洗衣服,沖涼的時候水一直不關,大家好像覺得有錢什么東西都能買得來,跟節水沒有掛起鉤來。各位對此有什么呼吁?
李獨伊:盡量把家里的水龍頭或者其他設備換成節能的,政府也可以幫助我們來更換。要加強一些吸引人的、有效的宣傳。
安邦強: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是對子孫后代、對全世界的莊重承諾,就是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墒乾F在,不少土路、草坪全部被填平、鋪成水泥路面了,各個大小廣場全部是硬的路面,導致雨水降落之后就直接排走了,土壤沒有了吸收水的機會,所以地下水就在減少。深圳現在水是最短板,人口也亮了紅燈。
劉麗華:有些網民反映關外浪費水很嚴重,我們也注意到各區的節水不大一樣。這種不平衡怎么破解?有沒有長效機制跟這個事情配套?不管創建結果如何,能先把節水化為城市的共識?
段洪雷:創建節水型城市,并不是說建設完了之后就沒事了,它每隔幾年還要復查一次,而我們的條例、配套制度都比較完善,通過創建之后,要把它落到實處。關外還有很大的區域、很多地方要重新建設,這種情況下,很多設施就可以按照節水的理念去設置,這方面我們也投入了比較大的精力,先從硬件上達到要求,管理也要不斷完善。我們有一個25項的考核指標,是國家標準,按它去做,這個單位就達標了,前段時間第一批有45家達到了節水型企業,最近還有一批。通過不斷發展節水型企業,達到之后就給你獎勵、或者給你好的政策。
另外很多規范也在不斷完善中,比如以后道路兩邊的綠地不能像目前這樣噴灑,雨水也要收集起來。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有三個管理系統。一是建設方面要做一個評估;二是所有用水都要按計劃使用,實行市、區分級管理,由節水辦監管,超過這個計劃就要多交錢;三是做水資源評估測試,發現問題就改。
網友
帖摘
大部分人都不自覺節約水,最好的方法我想只有一個:加水價。這樣一年可省好多水!
――放你都無生
關閉部分洗浴中心,省下的水無法估量!
――Cefiro
看到西南這次如此嚴重的旱情,觸目驚心!從生活中點滴做起吧。環保是如今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
――旖旎之心
向香港學習,城市用水管網將淡水和海水分開,居民飲用、洗衣都是淡水,沖廁所就是海水。不要等到無水可用的時候才想到要節水。
――XANDY905
盡量把洗菜的水重復利用。衣服堆了一堆再洗。洗衣水備起來沖廁所。
――Smqsjy
?。▌⒁黄?整理)
專家
支招
城市管理節水
技巧多效果大
劉麗華:對于節水,城市管理者具體能做些什么?
熊楊:要改變發展模式。對于節水,現在主觀上努力了,但客觀上還有缺陷。市民要有危機感,城市管理者更要有很強的危機意識,不是說花錢就能隨便買來水。有了意識,就會主動注意很多城市節水技巧。一天下午我經過深南大道,陽光燦爛,看到噴灌像噴泉一樣,確實非常美,但那是霧化的水,很快就蒸發掉或噴灑到路上,可以把現在的綠化噴灌改成滴灌、滲灌。再比如,避開車行高峰沖洗道路,減少對車輛的污染,間接節約洗車水,有時候明明很干凈,是否還要每天沖洗馬路?需要科學評估。
我曾在中心書城看到,地板非常干凈,但還是用了很多的清潔劑和水在沖洗,建議公共建筑室內外的地面將清掃、水洗相結合,少用水沖。園林、城市廣場的水景也都要有節水的概念,做景觀只需要一個水的感覺即可,可科學設計,多采用“薄水”,減少換水的損失。再有,廁所的沖水量是很大的,強烈建議政府帶頭,先在公共建筑和公共廁所強制使用中水沖廁。
老百姓用中水確實有麻煩,比如深圳現在裝修比較多,如果把中水拿去給居民用,有可能二次裝修時接錯管子、產生一些問題。但政府集中使用中水,這個風險就小了很多。政府帶頭節約了多少水,老百姓看在眼里,也會馬上接受。
重點
關注
高耗水行業用水價格應大幅提高
專家建議水價應適當調整以控制水資源消耗
安邦強:我在這里也想表達一下其他政協委員的意見。考慮到特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居民收入等因素,大家覺得深圳目前的水價很不合理。
劉麗華:您是指生活用水、還是特種行業用水?
安邦強:都在內。比如深圳居民用水是22方以內每方1.9元,我在網上看到,香港住宅用水每4個月結算一次,首12方免費,之后31方每方4.16港元,再之后的19方是每方6.45港元,62方以后每方9.05港元。深圳現在正在論證,我認為合理調整水價是必要的。另外,香港有免費政策,深圳能不能有這方面的優惠?據我了解,市里正在做論證,準備通過條例來實施,我希望能盡快實施。對于特種行業,水價應該高到讓它的利潤是合理的,而不是犧牲我們稀缺的水資源、卻讓它獲得高額利潤甚至是暴利。
但是,用價格杠桿調控的同時,政府也應該有一個機制,既保障水務企業的利潤,也要制約其暴利和壟斷。不能說價格漲了,收益就是水務集團和企業的,那國家的利益在哪兒?當你遇到困難、出現虧損的時候,國家是應該出手的,但當你效益好、有利潤的時候,也不可以讓你獲取暴利、甚至壟斷。通過這個機制的約束,深圳水資源就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劉麗華:漲價是因為節水,是嗎?
段洪雷:漲價和節水其實是沒有關系的,節水并不是漲價的依據和理由,供水價格的變化是按照供水條例的規定,因為我們的原水價以及自來水投入都比較高,所以整體上水價會比較高。當然價格到位客觀上能產生節水的效果。
熊楊:如果把水當成一種稀有的資源來看,它的價格現在肯定是比較低的,好像是一種福利。既然開不了源,我們就應該把它當作一個比較稀有的資源來看,應該適當調價,通過一個合理的價格來控制水資源的消耗,也是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不過,價格上去了,不能全把它跟企業的經營掛鉤,如果水漲價后這個錢都變成了企業的利潤增長,老百姓不一定覺得就好。建議政府把它作為專項基金,專款專用,投到比如說水環境治理,因為水環境好轉有助于增加水量,或作其他公共使用、投到跟老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地方。這樣老百姓覺得我花錢了,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利潤,還可以改善環境、幫助開源,這樣才能夠接受。
劉麗華:市民對于洗車場、洗浴中心等特種行業用水的議論特別大,覺得收費太低、但用量遠高于全國,很多網民說,現在洗車費都上去了,但節水目的并沒有達到。
段洪雷:深圳特種行業用水收費確實比較低,每方7.5元,而國內其他城市都上漲了,北京漲到50塊錢每方。特種用水價格一定要漲,雖然這部分量很小,但影響很大,給大家起了不好的示范。
熊楊:要加強監管,限制它的水量。許多高耗水行業用水量是可以測算的,比如洗車場,現在不管它用多少水都是一個價,而且不少洗車場裝的循環用水設備都成了擺設,還是用自來水。實際上,它裝了設備后洗了多少車是有統計數的,那么就可以算出它需要用多少水,給它一個限度,超出的部分價格就應該特別高,迫使它一定循環使用水。這可以通過水表來控制。當然洗車場只是一個例子,要把市民最關心的部分先行動起來,政府把它們先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