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建的簡易自來水廠
“都好幾個月了,家里一直沒水用,兩家自來水廠鬧糾紛,我們的吃水問題誰來解決?”昨日,商城縣馮店鄉七東村的一個村民拎著一桶水發愁地說。去年11月,該鄉兩家自來水廠發生糾紛,一家自來水廠的供水管道被剪斷,導致數千人吃水困難。
兩水廠為利起爭端
2008年上半年,商城縣馮店鄉馮店村的村民巴為彬出資30多萬建起了一座自來水廠,并辦理了水利、衛生、工商等相關手續。
巴為彬的自來水廠主要供水給馮店村以及鄰近幾個村的村民,每家收取戶頭費1000元,負責為村民安裝水表和外部水管,以后按照每噸水2元的標準來收費。
自來水廠建起后,給村民的用水帶來方便,村民紛紛要求給自己家通上自來水,自來水廠整體運營比較好。看到這樣的情況,馮店鄉七東村的代理村支書余祖喜帶領幾個村干部也建起了一座自來水廠,主要供水給鄉政府、學校和本村的部分村民。
一個鄉里有了兩座自來水廠,群眾用水更方便了。但因后者打的水井與前者相隔不足百米,且無任何手續,巴為彬認為余祖喜侵犯了自己的利益。
矛盾激化水管被剪
在數次要求對方停止供水無果的情況下,巴為彬于去年11月將余祖喜的自來水廠供水管剪斷,數千居民因此而斷水。
雙方矛盾激化,在派出所調解無效后,余將巴起訴到當地法院,要求巴停止侵權,修復水管,賠償相關損失。
巴為彬認為,對方打的水井距自己的水井相隔不足百米,若將來自來水用戶增多,必然導致水壓不夠,對方建的自來水廠沒有任何手續,屬于非法經營,是對方首先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利益。
“我們的手續在辦理中,我們村是示范村,要求每家每戶都要通上自來水,有一部分居民沒法用上自來水,我們幾個村干部就自己籌錢建了一座自來水廠,我們的客戶并不沖突。我們做的是鄉政府和學校,他們主要針對的是居民,互不影響,并不存在侵犯利益的問題。”余祖喜顯得很委屈。他要求巴在法院判決前修復水管,巴不予回應。
“不管什么原因,也不能私自把別人的供水管給剪斷啊?”余的用戶憤憤不平,不能正常用水,他們的生活受到嚴重干擾。
群眾呼吁加強監管
“好幾個月了,家里的水斷斷續續。兩家自來水廠為利益爭斗,遭殃的卻是我們老百姓。”村民們十分焦慮,希望相關部門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據調查,豫南地區,特別是大別山腹地,群眾生活條件比較差,群眾仍需要自己打水吃,平常用水不方便。近年來,一些人自籌資金投入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管理不規范,運營機制不健全,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當地知情人認為,這次的兩家自來水廠掐架,主要原因在于鄉政府對公益事業投入不夠,對民間興建的自來水廠監管缺位,引導不力。如何讓民間資金在建設公益性基礎設施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給群眾帶來方便,真正為群眾辦好事,這是擺在有關部門面前的問題。群眾呼吁有關部門盡快介入此事,加強管理,讓百姓真正過上好生活。
對此,該鄉一位姓程的副鄉長告訴記者:“此事發生后,鄉政府積極組織協調,下一步鄉里會加強對兩家水廠的監管,爭取讓群眾用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