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區紅蓮中里小區居民常先生反映:家里在正常用水的情況下,水表顯示5、6月的用水量是38噸,比之前的兩個月多用了12噸。他發現家里的水表在未用水的情況下也會不停地轉動,經測試,有3天竟一共走了3.5噸水,但這3天家里實際用水卻很少,不知是何原因。
記者核實:6月29日下午,自來水公司維修人員曾去檢查,發現確實存在水表“自轉”的狀況,但經檢測,水表質量并沒有問題。隨后他們檢查水管,未發現漏水現象。維修人員關閉熱水器的上水管后,水表就恢復正常了。
回復:自來水公司維修人員徐師傅解釋稱,由于熱水器上水時,不會完全上滿,在燒水過程中會產生水蒸氣。通常情況下,水蒸氣會被解壓閥排出,但是如果解壓閥損壞,那么水蒸氣就會頂著熱水進入冷水管。氣體在冷水管中積壓后會形成水錘,使水表處的水來回撞擊,這樣就會使水表不停“走字”。
現在許多居民家中的熱水器都存在此問題,一般情況下,將所有水龍頭都打開放一會,蒸汽就沒了,水表也就不會亂“走字”了。如果放水不管用,可以安裝一個較好的上水閥門,不用時就將閥門關閉,以避免水錘現象發生。更換一個解壓閥也是可以的,但一般用上半年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只要燒水后及時使用,不讓熱水器內壓力過大,基本上是能夠避免水錘問題的。
本報實習記者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