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縣做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縣,試點工作以來,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建章立制、嚴格管理、創新機制、增強活力、科學發展,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銅梁縣農田灌溉水利用水系數達0.45,年取水萬方以上企業計量設施安裝率達9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0%,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比去年下降26%,城鎮供水管網漏失率降低了5%,節水器具普及率達65%,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水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多方式多渠道開展節水宣傳。制定《宣傳方案》,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12.4法制宣傳日”、“科技宣傳”等紀念日活動,圍繞“開源節流并舉,節約保護并重,法制建設優先,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全面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的主題,廣泛、深入地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宣傳活動。出動宣傳車50臺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宣傳小冊子、掛歷、臺歷等13000多本,懸掛橫幅60余幅,制作耐久性標語30余條。聯合中國水利報、人民長江報、新華網、重慶日報、銅梁龍鄉報、銅梁電視臺等媒體對銅梁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作了大力的專題宣傳報道。開展了創節水型機關、企業、社區、村社的“四創”活動,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良好氛圍,提高了全民節水意識。
二是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管理。由縣水務局牽頭,完成全縣水權分配、定額管理、運行機制建設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建設;由縣水務局、農業局牽頭,完成農業節水試點工程建設;縣經委、縣建委、縣發改委、縣府辦等部門牽頭,完成工業節水、機關節水、居民生活節水、服務業節水、中水回用等節水試點建設任務。
三是出臺規范性文件,加強法制保障。先后出臺了《銅梁縣關于節約用水的若干規定》、《銅梁縣2007年飲用水源保護實施方案》、《銅梁縣水權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了水權的取得、水權的轉讓、水權的監督管理等措施,解決我縣水資源分配不平衡、效益低下、監督不力等問題,為規范全縣用水管理行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益、創建節水型社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四是依法治水管水,強化水行政執法。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制度,堅持以水定發展,量水調結構,限制低效益、高污染產業項目,支持發展高效、環保項目。認真開展取水許可審批程序及檔案管理和水資源論證情況檢查活動,試點以來,共換發取水許可證71套,新辦取水許可證8套,注銷取水許可證3套。在保護水資源方面,強化了水行政執法,嚴肅處理水污染事件,取締了瓊江和青云水庫網箱養魚,縣政府補償350余萬元共拆除網箱3040口、船只254艘、欄網96589平方米、石欄6855立方米、土攔822.5立方米。
五是搞好示范,以點帶面。銅梁縣編制完成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規劃》,并通過了水利部專家組的評審和市政府的批準。試點以來,籌集資金1.5億余元投入節水建設,堅持以項目為載體、資金整合、建設示范點,建設了一批節水型機關、企業、社區和節水型灌區等典型單位。通過整治農業輸水管道和防滲工程、瀨溪河大灌區(銅梁片區)工程改造建設、63座病險水庫整治,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萬畝,全縣農業節水量260余萬立方米;積極做好試點企業節水工作,確定4家試點企業,下發了《關于開展工業企業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通過節水建設,重慶凌達實業、重慶龍璋紙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平均節水率達47%。加強污水治理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加大對造紙業、鍶鹽化工業的污水治理力度,全縣再生紙生產企業全部完善了污水處理設施,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50%以上,并做到穩定達標排放。針對縣城巴川鎮供水管網老化漏失嚴重問題,購置了超聲波查漏儀等專用設備,對供水管網進行滲漏檢測和維修,使管網漏失率降低了5%,有效地降低了供水成本,節約了水資源。新建和改造“一戶一表”26000戶,安裝了縣委、人大、水務局、建委等10個機關的節水龍頭、沖水閥、淋浴花灑等節水器具。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建成日處理能力達3萬噸的銅梁縣污水處理工程、日處理能力達500噸的舊縣鎮污水處理廠,提高了廢水處理能力。
六是加強節水專題研究,提高節水管理水平。在節水型社會建設過程中,堅持科技創新,搞好科研與生產、開發與應用、推廣與服務的相互結合,實現科技進步與促進生產力的同步發展,大力研究高效節水技術,不斷提高節水科技含量,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根據不同行業、部門的用水量及特性,開展各行業用水定額的調查研究和用水計量及取用水統計制度專題研究,形成了研究報告,經水利部專家評審會評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