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日上午10時,10多萬立方米的黃河水經過寧夏吳忠市的東干渠和寧夏鹽環定揚水工程,順利到達劉家溝水庫開始向太陽山開發區供水。這是寧夏通過水權轉換項目解決當地工業用水難題的試點水利工程。
????為解決工農業用水結構不合理矛盾,寧夏從2003年開始實施“投資節水,轉讓水權”的跨行業間水權轉讓,即讓企業通過投資農業節水設施,把灌溉過程中滲漏蒸發的無效水量節約下來,轉移到工業用水上,以此來擴大企業生產。
????寧夏靈武電廠率先參與這一用水制度改革,根據水權轉換協議,電廠投資4000萬元用于寧夏引黃灌區的農業灌溉渠改造,在有效降低農業灌溉過程中的水資源浪費后,企業每年可獲得1440萬立方米的用水指標。經過一年多的探索,黃河水利委員會正式批復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水權轉換總體規劃報告》,并在寧夏和內蒙古確定了5個水權轉換試點。如今,寧夏已有3家企業正在進行水權轉換試點,先后投入1億多元進行節水改造工程,預計工程全部完成后,每年能夠節約轉換黃河水量近5400萬立方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吳洪相說,水權轉換為解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用水矛盾探索了新出路,一方面在不超采地下水資源、不超指標使用黃河水的基礎上,為擬建工業項目提供生產用水,另一方面還拓展了水利融資渠道,提升灌區工程標準,提高了水資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