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通渭縣重點水利項目,該工程以節水增效為核心,建設內容涵蓋水源調蓄、輸水管網、智能管控等關鍵環節。項目規劃新建兩座調蓄水池,總容積達7000立方米,其中5000立方米和2000立方米水池各1座,可有效緩解季節性用水矛盾。鋪設總長11.327千米的輸水總干管,創新采用定向鉆技術穿越復雜地形0.708千米,配套建設5.926千米支管,形成覆蓋碧玉鎮玉關和襄南鎮黑石頭片區的輸水網絡。
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改善碧玉鎮玉關及襄南鎮東峰、高家店、黑石頭、黎家莊、令家山等村的農業灌溉條件,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活力”。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挑戰,施工單位統籌調度,采取“分段施工、多點并進”模式,投入施工機械20余臺(套),組織百余名建設者輪班作業。截至目前,襄南鎮令家山、黑石頭、黎家莊等村輸水管道鋪設已經完成,兩座調蓄水池正在開挖。
項目負責人表示:“總工期為1年,我們正搶抓黃金施工期,嚴格把控質量安全關,確保如期交工。”節水灌溉通過管網精準輸配,將徹底解決項目區農業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玉米、中藥材、高原夏菜等主導產業提質增效。襄南鎮高家店村黨支部副書記高雯斌滿懷期待:“管道通了以后,旱地變水田,增收有保障!”

水利興,則農業興。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是破解隴中旱塬“十年九旱”困局的技術突圍,也是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隨著節水灌溉工程全面推進,“活水”潤澤的不僅是萬畝良田,更將澆灌出鄉村振興的幸福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