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支持領域:6大領域、20類重點項目
農發行2025年融資布局以“藏糧于地+生態振興+城鄉融合”三大戰略為核心:
一是筑牢“大國糧倉”根基,通過“全糧全鏈全行全力”服務模式,保障糧食安全;
二是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三是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圍繞這三大戰略支點,農發行在信貸規模、利率、財務資源等方面實施差異化政策,重點支持領域包括:
糧食安全領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期限25-30年,利率≤4%)、黑土地保護、鹽堿地綜合治理及智慧農業技術研發。
新型城鎮化領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2025年貸款額度1600億元),城鄉供水一體化,電、熱、氣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和提檔升級,養老產業項目。(注:2025年養老項目也是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一個政策窗口,擬謀劃養老項目融資的企業可以抓緊時間對接銀行了!)
農業現代化領域: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平急兩用”物流大倉。
農村生態文明領域:農村清潔能源項目,大氣、土壤、農業面源等污染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
水利領域:重大水利工程(貸款期限最長35年)、水能資源開發。
政策性住房領域:城中村改造、保租房項目。
地方如何從6大領域開展項目謀劃剖析
針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發行)2025年融資戰略布局中提到的6大重點支持領域,地方政府在開展項目謀劃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和規劃:
一、糧食安全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當地土地資源狀況和農業發展需求,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注重智慧灌溉和土壤改良技術的應用。 黑土地保護與鹽堿地綜合治理:針對特定土壤類型,制定保護和治理方案,提升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 智慧農業技術研發: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推動智慧農業技術在當地的推廣和應用。
二、新型城鎮化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跨鄉鎮連片整治為突破口,推動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強城鄉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質安全水平。 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包括電、熱、氣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升級,提升城鄉生活品質。 養老產業項目:結合當地老齡化趨勢和養老需求,規劃養老產業項目,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三、農業現代化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提升農產品儲存、運輸和配送能力。 “平急兩用”物流大倉:結合應急物資儲備和日常物流需求,規劃物流大倉建設項目。
四、農村生態文明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農村清潔能源項目:推廣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減少環境污染和碳排放。 生態修復工程:針對大氣、土壤、農業面源等污染問題,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五、水利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重大水利工程:結合當地水資源狀況和防洪減災需求,規劃重大水利工程項目。 水能資源開發:合理開發水能資源,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六、政策性住房領域
-
項目謀劃重點:
城中村改造:結合城市更新和棚戶區改造政策,推動城中村改造項目。 保租房項目: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滿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需求。
綜上所述,地方政府在開展項目謀劃時,應緊密結合農發行2025年融資戰略布局的6大重點支持領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推進各類項目建設。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和政策引導支持,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并取得實效。
核心支持領域:全域土地整治與高標準農田雙輪驅動
2025年,農發行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一號工程”,通過“整治貸+產業貸”組合包(貸款期限20年),重點支持跨鄉鎮連片整治項目。目前,農發行已建立省級項目庫評審機制,如河南省實行自然資源廳和農發行聯審聯批,省自然資源廳每年評審兩次,要求項目須具備“一案四圖六表”等合規要件,并捆綁當地優勢產業,實現耕地保護與產業增值的雙重目標。
3月19日至20日,農發行已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重點省份推進會,要求省級分行將全域項目納入績效考核,確保貸款投放進度,同時明確2025年全域項目貸款累計投放不低于1600億元,全域是產業條線的最重要工作,沒有之一。由此可見,2025年全域項目勢必會迎來大爆發。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農發行創新“智慧灌溉+土壤改良”專項貸款,計劃2025年實現永久基本農田全覆蓋。項目融資實行“長期限、低利率”政策,貸款期限不低于25年,利率較市場水平低15%-20%,并配套投貸聯動支持種業振興與農機裝備現代化。(注:據我們了解,高標準農田項目政府補助資金相對較多,單獨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更傾向于通過申請政府專項債券籌集資金,通過銀行融資意愿相對較弱,因此,高標準農田項目尤其是小體量的高標準農田也可與全域項目捆綁進行銀行融資)
融資指南:五大必選領域與合規要點
一、五大必選領域
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若要抓住政策窗口期,需重點謀劃以下五大類型項目:

-
項目儲備關鍵步驟
1. 精準對接政策
研究農發行2025年最新政策文件(如年度工作要點、專項貸款通知),關注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振興規劃等頂層設計。
-
2. 建立動態項目庫
分級分類儲備:按“近期可實施(2025年內)、中期謀劃(3-5年)、長期規劃”分類,優先成熟度高、收益明確的項目。
必備材料: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用地/環評批復、還款來源方案(如土地出讓收益、經營性收入)。
-
3. 強化項目包裝
突出公益性+經營性結合:通過“專項債+農發行貸款”“PPP+政策性金融”等模式,平衡社會效益與現金流。
示例:高標準農田項目可捆綁農業規模化種植收益,或配套農產品加工園區提升償債能力。
整合資源:將分散的小項目打包成“鄉村振興綜合整治工程”,達到融資規模要求。
4. 創新融資模式
TOT模式:存量資產(如水利設施)轉讓—運營—移交,盤活存量資金。
EOD模式:生態環境導向開發(如礦山修復+文旅產業),申請綠色信貸。
供應鏈金融: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形成產業鏈融資。
-
地方實操要點
1.成立專班:由發改、財政、農業農村局組成聯合工作組,協調項目篩選和申報。
2.提前合規準備:確保項目納入省級以上重大項目庫,完成“一案兩書”(融資方案、財務評估書、法律意見書)。
3.對接農發行分支機構:提前溝通項目意向,爭取“融資+融智”支持,利用其“綠色通道”加快審批。
4.風險防控:明確還款來源(專項補貼、項目收益),避免過度依賴財政兜底。
結語:搶占政策風口正當時!
政策風口已來,農發行2025年融資布局涵蓋糧食安全、生態保護、城鄉融合等多個萬億級市場,地方政府及企業應把握政策窗口期,重點關注全域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等核心領域,通過“項目謀劃+合規申報+金融創新”三措并舉,搶占鄉村振興戰略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