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長王楨參加2025上海“民生訪談”時表示,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一季度開局良好,截至一季度末,累計完成投資507.9億元,累計新開工5項,基本建成1項,推進節奏優于年初計劃目標。
“今年的市重大工程建設任務重、亮點多,其建設成效將顯著帶動全市經濟穩步回升向好,推動開辟更多民生新空間。”王幀說,2025年,市重大工程計劃投資2400億元,安排正式項目186項,其中計劃新開工14項、基本建成21項,另安排預備項目35項。同時,今年各區的區級重大工程,共計劃投資4859億元,安排項目1566項,其中計劃新開工項目438項、基本建成437項。市區兩級年度建設投資任務再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社會民生類項目27項,含計劃新開工3項、建成3項,其中教育11項、醫療衛生13項、文化體育3項。將陸續建成金山樂高樂園、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上海大歌劇院等項目,加快建設上海工業博物館、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等項目,將顯著提升城市軟實力。其中,金山樂高樂園項目,計劃于今年6月試運行,7月正式開園,項目建成后將擁有八大主題區,超75個互動騎乘設施、表演和玩樂景點,以及由超8500萬塊樂高積木拼搭的2889個樂高模型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吃、住、行、游、購、娛綜合體驗。市第六人民醫院臨港院區二期工程,計劃于今年10月逐步分階段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新增床位600張,打造臨港新片區區域性醫療中心,提升群眾就醫保障能力。
城市基礎設施類項目65項,含計劃新開工3項、建成5項,其中能源保障9項、對外交通18項、軌道交通17項、市域交通13項、城市安全8項。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伸、18號線二期、軍工路快速化、外環東段等加快建成投用;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機場四期、小洋山北作業區、滬通二期、嘉閔線、示范區線、松江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全速推進;羅涇港區改造二期工程實現開工,全面提升交通設施路網能級。其中,軍工路快速路新建工程,計劃于年內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同濟路—逸仙路—軍工路—中環東段—申江路”共同構成中心城區東部地區新的一條南北向快速通道,將進一步改善通道沿線居民的交通出行便利。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已于今年3月實現長江區間隧道全部貫通,計劃于2026年建成通車,將極大縮短崇明與上海市區的距離,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生態文明類項目13項,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著力推動崇明世界級生態島更高品質建設,加快建設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建成白龍港調蓄工程,推進環城生態公園帶等綠化項目建設。其中,閘北水廠改建工程,計劃今年7月并網通水,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項目建成投用將提升楊浦新江灣城、中原地區和寶山淞南、泗塘等地區供水品質。三林楔形綠地項目圍繞生態體驗、文化藝術、健康宜居等主線加快打造多元復合濱江綠地,計劃于2026年底基本建成對外運營,將為市民群眾提供休閑游玩新地標。
同時,各區特別是五個新城,積極推進配套設施完善,嘉定新城加快推進建設嘉定區中醫醫院遷建工程、中心醫院整體改擴建工程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嘉一實驗高中等項目建設,松江新城加快實施新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松江醫院、高家浜初級中學等項目;青浦新城積極落實新華泰醫院、青西郊野公園大濕地及濕地綜合體等項目建設;奉賢新城大力推動建設南上海體育中心、奉賢新城綠環等項目建設,南匯新城有序打造103片區體育綜合館及滴水湖學校項目,將進一步提升五大新城民生保障能級,新城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多家門口的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