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益于羅源縣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期工程的建設。過去,用上自來水對于羅源縣山區與沿海大部分農村群眾來說是一種期盼。“松山鎮北山村的地理位置較為特殊,戶籍人口5000多人,且村民大多以養殖為主要生計。長期以來,這里飽受水資源匱乏、水質渾濁以及水量不穩定等飲水難題的困擾。”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支委于國胤介紹,隨著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在此地穩步推進,供水管網敷設、智能化水表安裝等一系列工作順利完成。去年9月份,清澈的自來水就通到了北山村的家家戶戶,讓村民從中受益。
“你看!現在自來水能直通四樓了,水壓還這么大,今年過年的大掃除再也不用反復從一樓提水上來了。”北山村村民于賢章開心地說。回憶起以前家里的用水情況,他感慨良多。“以前靠的是村里供水,那時我家里總有一面墻擺滿礦泉水,因為常常會遇到干旱停水或暴雨后水質渾濁的情況。”于賢章說,現在通了自來水,人人都很高興,水量大,水質也好,即使到了枯水季,他們也不用發愁沒水喝了。
“現在晚上都不用再爬起來抽水了,終于能安心地睡個好覺了,有時候還有點不習慣,偶爾晚上還會醒來想著去抽水。”北山村村民于孫朋說,針對他們低保戶人群,水務公司還取消了階梯水價,這樣的優惠政策也讓他用起水來不用過于擔心價格。
這是羅源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一個縮影。羅源縣共有11個鄉鎮189個建制村,羅源縣常住人口約26萬人,農村常住人口約6萬人。主要供水方式有市政供水、集鎮集中供水和單村供水,覆蓋羅源縣的所有建制村和自然村。由于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加上山區與沿海供水管網老化、失修,水質不穩定,長期困擾著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著鄉村振興的發展。
目前,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期工程的成功通水惠及了羅源縣的5個鄉鎮,讓將近20萬的居民從“有水喝”邁向“喝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