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培訓特邀水利部專家采用“專家授課、場景體驗、智能管控”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進行培訓,系統提升全體學員的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專家結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系統解析了電力安全隱患排查要點,并通過“六項機制”中的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等全鏈條管理邏輯,對全國水利行業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剖析,為參訓人員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指導。
在前坪水庫灌區工程馬蘭河倒虹吸工程智慧安全體驗基地,參訓人員通過VR技術沉浸式體驗盾構掘進風險場景,并現場參與消防應急實戰演練,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在前坪水庫灌區北干管1號隧洞始發場盾構作業展廳,參訓人員觀摩了“盾構施工安全風險智能管控系統”,該系統基于BIM、GIS、IOT、工業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以數字孿生、場景仿真打造而成,集成了設備遠程監控、超前地質預報、視頻AI抓拍預警等12項前沿技術模塊,實現了風險動態評估與分級管控的數字化升級;在“六項機制”管控系統展示廳,參訓人員通過“風險一張圖、責任一清單、處置全鏈條”的立體化界面,全面了解了覆蓋風險全生命周期的透明管理體系,為風險防控提供了科學化、標準化的解決方案。

培訓會議要求,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事,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深刻認識“六項機制”的重要性,要全面推行“六項機制”建設落實落地,將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擔負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各單位要將“六項機制”作為一把手工程,高質量建立“六項機制”,確保全鏈條、全方位閉環管控風險,全力推動“六項機制”落地見效;各單位要聚焦“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基礎管理、落實安全責任、提升安全意識、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的工作目標,部署安全生產管理、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等十大體系任務,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面夯實安全生產管理根基;要強化科技賦能,建立健全研判、通報、督導閉環機制,切實下好風險防控“先手棋”,打好事故防范“主動仗”。
據了解,“六項機制”是指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和責任機制,貫穿水利安全生產的全過程,被視為水利生產經營單位提升風險管控能力,防范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