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新聞聯播》報道,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逐步顯現、全國春灌大面積展開、首發經濟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我國多領域建設展現積極景象,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逐步顯現
記者3月25日從商務部了解到,國家今年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品類及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展,政策成效逐步顯現。

截至3月24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合計超過150萬份,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2800萬臺,4500多萬名消費者申請了超5600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220萬輛。
下一步,商務部將密切跟蹤督導、優化便民服務、暢通回收鏈條,讓“真金白銀”更高效更便捷直達消費者。
上海:解鎖首發經濟創新密碼
今年以來,上海密集推出全球首店落地、新品首發以及潮流首秀活動,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上海為何能成為全球青睞的首發經濟集聚地?來看記者的調研。

這個春天,在上海36個時尚地標,近百場品牌新品首秀、11個展會20余場時尚活動輪番上演,展示出上海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獨特魅力。
不僅在各大商圈,在老廠房改造而來的產業園里,創意首展也是一場接著一場。現在,不少企業都把研發中心搬到了園區,從樣品到首發商品的速度不斷提升。

首發經濟的熱力場給國內原創品牌生長的養分,一系列創新舉措也為國際品牌落地上海提供了生根發芽的土壤。面積1.8平方公里的南京西路商圈集聚了200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核心商業區里,坐落著全上海最小的保稅倉——張園保稅倉。這里既能為企業提供高效運輸、專業報關等全方位服務,也打造了新的消費空間。
當記者來到這里時,一批國際品牌的新品剛剛進倉,正一站式完成展覽、驗貨和交易。
首發聚集人氣,如何讓首發更可持續?上海瞄準創新這個關鍵核心,打造包括新品研發、發布展示、推廣銷售的體系網絡,構建起一個圍繞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以及首店和總部集聚的產業生態圈,同時引導本土品牌通過創新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不久前,上海從展會支持、通關便利、財政激勵等方面推出10項舉措支持首發經濟,吸引更多國內外品牌選擇上海作為全球首發首選地。
如今,平均每天就有3家首店在上海與消費者見面,17%以上都是高能級首店。以首發經濟為引擎,新的消費動能正在不斷被激發出來。
全國春灌大面積展開
眼下,全國春灌大面積展開,有力有序保障春耕春管。
今年以來,全國降水量和主要江河來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各地根據種植結構、水資源配置等情況,及時優化灌溉方案,改善土壤墑情。

這兩天,河北肥鄉進入春灌高峰,農民擰開地頭防滲管網閥門,兩公里外的河水便通過地下管網直達麥田。今年,肥鄉利用三大主干渠串聯起28條支渠、500多條田間毛渠,形成“10分鐘灌溉圈”,將黃河水及水庫蓄水精準輸送到每塊農田。
山東菏澤去年投資2.91億元,對5個中型引黃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眼下,這些灌區正陸續開閘放水。今年,山東利用大中型灌區和引調水工程,科學制定灌溉用水計劃,已有132處大中型灌區啟動春灌。

今年春灌,多個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優化調配水資源。趕在春灌前,四川都江堰灌區數字孿生黑龍灘水庫平臺上線運行,實時采集上游來水、水庫水位流量等數據,形成“水情信息一張圖”,自動生成調水預案。
水利部最新調度顯示,全國9500多座重點水庫蓄水總量超過4800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成,可有效保障春灌用水需求。目前,全國已有16個省份開啟春灌,累計灌溉面積超6400萬畝。
2月份全國空氣質量同比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最新監測顯示,今年2月份,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4%;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0.1%,同比上升8.3個百分點,空氣質量同比持續改善。
超90萬家醫藥機構接入醫保藥品耗材追溯平臺

記者3月25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平臺已接入90多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率超過95%。醫保部門可實現藥品生產流通全程監管,防止倒賣藥品、盜刷醫保卡等欺詐騙保行為,確保藥品質量和醫保基金安全。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啟動建設


3月25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在廣州正式啟動建設。建成后,有望打造人體數字細胞AI大模型,構建出可模擬“試毒試藥”、新陳代謝的“數字生理人”,為藥物研發、細胞治療等提供重要科研平臺。
國家文物局啟動夏商文明研究工程

記者3月25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今年將啟動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國內科研機構和高校圍繞構建完整的夏商考古學文化框架與歷史脈絡,開展重點遺址的考古發掘、精準測年、動植物和古DNA研究、古環境復原、冶金和制陶技術探索等多項研究工作,力求呈現高質量科研成果,全面揭示更加清晰、完整的夏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