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民劉阿姨家還未入住的新房水表無故“自轉”的事見報后(詳見本報 9日 4版),不少市民打來電話,表示他們也有同樣困擾。其中還有市民親自研究出了其中原理,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市民顧先生以前在裝修房子時就遇到了和劉阿姨相同的問題。顧先生說:“我倒不是在意那一點水費,真正擔心的是如果真的是管道漏水,哪天給我家來個‘水漫金山’就完蛋了。”為了徹底弄清原因,顧先生開始親自動手研究起來,“我還把家里鋪好的地磚給撬開了,反復檢查水管,可就是沒問題”。
有一天,顧先生忽然想到,會不會是空氣在作怪?他打開家里所有的水管,讓水嘩嘩流,“等把水管的空氣排空以后,這樣的情況就極少發生了”。顧先生解釋說,這種情況多發生在 4樓以上的樓層。因為新樓入住前,水管內會存有一定空氣,而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就算通水之后,水管內可能存有被壓縮了的空氣。當其他住戶用水,而樓上住戶不用水時,水管內的水會往下流,并通過水表。當自己用水時,水流為了達到高樓層,原來退回水表的水會再次經過水表。不過,由于水表的計量是單向的,退回去的水不會扣掉,而向前流動的則照算不誤,所以就有可能出現住戶本身沒有用水,而水管內的存水在空氣的作用下反復經過水表,造成水表自轉。
顧先生說,劉阿姨家外壁的水管在更換過一次后,自轉情況減弱了,這也許是因為更換水管時排掉了一部分空氣。所以顧先生建議,劉阿姨不妨把家里的水龍頭都打開,排空里面的氣體。他還說,如果長時間不用水,應該把水表后的總閘關掉,這樣就不會出現自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