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較大篇幅對‘三農’工作作了部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在有條件的地方推行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這也是我今年重點關注的方向。”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水利廳廳長葉敏介紹。
據了解,福建已建成農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約1.28萬處,公益性小型水庫2317座,大中型灌區干支渠溝2.1萬公里。但葉敏在近年來的調研中發現,這些小型水利工程雖然在保障農村供水、農業灌溉、度汛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卻在專業化管理、管護資金、管護標準等方面存在問題。
此前,福建省水利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福建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明確對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護經費給予補助,探索社會化和專業化的多種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進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在此基礎上,我建議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制定統一管護標準,鼓勵以市域或縣域為單元集中管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讓農村的水利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長效益。”葉敏說。
細微處出發,實踐中落筆。葉敏介紹,2025年福建省水利廳將創新推進“1+3”小型水利工程集中管護試點,把單村供水、小型水庫、山洪防治設施、水資源監測設施等管護整體打包委托第三方集中管護,實現統一管護機構、統一管護標準、統一管護要求、統一監管平臺“四個統一”,并逐步擴大到小型水利工程“1+N”集中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