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農村供水工程1800處,受益200萬人”是2025年山西省政府確定的15件民生實事之一。記者從山西省水利廳獲悉:目前已分解各市任務并安排進度要求,通過早部署、早安排,力爭全省任務6月底前基本完工,7月底前全面完成。
此外,山西今年還將大力推進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安裝水質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全面加強水質巡檢力度,切實提升水質狀況。
山西省地形呈“兩山夾一川”之勢,農村人口在盆地分布較為集中,山區、丘陵區分布較為分散,農村供水受地形地貌條件和資源型缺水影響明顯。2024年,山西省政府先后印發《山西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關于推進全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部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即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改造,實現縣域統管、專業化管理全覆蓋),讓農村供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強不強”轉變。
據了解,今年山西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將重點聚焦于亟需維修的工程、自然條件惡劣的偏遠地區工程、面臨季節性缺水風險的小泉小水及淺層地下水工程,以及易受干旱、洪澇、地質沉陷、冰凍等自然災害影響的工程,通過對水泵、蓄水池、輸配水管網、計量設施、元配件等進行修繕和更新,進一步保障農村居民供水安全。
記者焦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