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強調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各市要把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作為農村供水的頭等大事抓好抓實,做好統籌協調,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實行月調度、季通報,保障項目順利實施。二要壓實工作責任。要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到崗到人,加強督查指導,協調解決問題,加快項目維修養護進度。三要堅持問題導向。要緊盯影響供水亟需維修的農村供水工程,緊盯自然條件差的偏遠山區、山村窩鋪,緊盯有季節性缺水隱患的小泉小水和淺層地下水的重點工程,緊盯易受干旱、洪澇、地質沉陷、冰凍等影響的農村供水工程,確保工程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正常供水。四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統籌協調,上下聯動,強化要素保障,針對難點堵點項目進行會商和點對點督導幫扶,加快推進工程維修養護。五要強化過程管理。要嚴把工程質量“五大關口”,全面落實水利安全生產風險“六項機制”,堅決守牢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底線。要嚴格資金監管,嚴反竣工驗收關,確保維修養護一處工程、正常運行一處工程、造福受益一方百姓。六要發動群眾參與。要加強宣傳引導,普及用水繳費、設施保護等政策,鼓勵群眾參與日常巡查維護,形成“人人關心、人人管理”的良好氛圍。
會議要求
要以縣域為單元,加快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切實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一要加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第一批和第二批縣域農村供水保障項目,充分發揮省級以上資金種子作用,引領和撬動社會資本等多渠道投資,推動項目開工建設。二要強化水質提升。實行部門聯動,強化檢查指導,開展水質巡檢,提升水質檢測能力,增強水質保障。三要提升管理水平。嚴格落實農村供水管理縣級“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力爭年底60%的縣實現專業化統管。因地制宜推進縣域農村供水信息化建設。四要加強動態監測。開展專項排查和常態化監測,確保問題“靜態清零、動態保障”。
會上,運城市、忻州市、晉中市、臨縣、洪洞縣作交流發言。
廳機關有關處室、駐廳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省水利發展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會,各市水利(水務)局主要負責同志及農水科長在分會場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