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高村鎮全面落實“三個不讓”工作要求,“飲水思源”“治水思源”,以安裝智能水表為切入點,系統謀劃、統籌考慮,從源頭上解決農村污水治理難題,同時更加注重理念、能力、機制等內在動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東高村鎮共22個行政村,人口3.3萬人,屬于人口大鎮。建有1座鎮級污水處理廠、22座村級污水處理站,累計鋪設污水管網317.67公里,基本實現村級污水的全收集。經前期調研發現,污染源頭主要來源于村民生活用水量嚴重超量,80%生活用水轉變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量嚴重超出農村污水處理場站設計處理量,場站運轉超負荷現象普遍,導致出水水質不穩定。
在全鎮安裝智能水表計量生活用水量,推行生活用水階梯水價改革,不僅讓人人爭當節水表率,還倒逼群眾、企業履行各方責任,實現污水源頭治理。2024年東高村鎮出站尾水水質也已穩定達標。全鎮22座村級污水處理站進水量均降至設計處理能力范圍內,實現出水水質全面達標。
目前,東高村鎮全面推動智能水表改造工作,已完成全鎮21個村的智能水表更換工作,安裝智能水表約 12000余塊。實現一戶一表,以表計量,科學用水。全鎮總用水量降幅26.4%,實現源頭節水減量。智能水表安裝完成后,各村采用‘先交費,后供水’模式,積極推進生活用水計量收費工作,實現線上繳費,指導村民通過小程序、APP等在線充值繳費,操作簡單方便,極大地提高村民生活便利度。通過“一事一議”,凝聚集體智慧,完成用水包費制改計量收費制,實行分級分類收費。
各村均組建運維管理隊,包括管水主任及管水員。負責制定詳細巡檢計劃,安排專人做智能水表工程的運行、維護、監管,建立詳實的運維臺賬。對數據進行實時收集、傳輸、存儲,出現異常及時向用戶報警提醒,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水費費用,及時止損,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建立故障快速響應機制,開通“7×24”故障維修熱線,確保出現問題即時聯系報修,同步做好維修記錄,便于后續追溯分析。
青楊屯村民高大哥表示:“安裝水表后,我們盡快適應了‘節水生活’,也都變得更加珍惜水、愛護水了,每個月的水費也都是一目了然、非常清楚,鎮政府為老百姓干實事。”高大哥為東高村鎮免費給村民安裝智能水表、解決民生問題的做法點了贊。
智能水表的大規模改造,似一股暖流,潤澤百姓日常,成為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關鍵密碼。這一民生福祉背后,是鎮黨委政府統一思想,黨委主導、政府主抓,書記總攬統籌、鎮長靠前指揮,機關干部全員下沉、包村聯戶,黨員先行示范,網格員分片入戶,各方凝聚共識、共同發力的結果。
據悉,東高村鎮推進智能水表改造工程,是村“兩委”干部的一次大練兵,從源頭謀劃、過程管控、末端治理,鍛煉了村干部系統思維,強化了規范意識、程序意識,提升了項目管理能力,村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底氣得到有力增強。通過村級籌工籌勞,組織有技術的群眾直接參與水表改造,大幅縮短工期、節約成本,同時增加村民收入,實現自建自管自用,村民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生動局面,基層治理效果也得到充分顯現,用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書寫東高村鎮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一件件民生實事,匯聚民心、關乎大局。東高村鎮不斷將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辦成百姓心頭的“暖心大事”,用實際行動書寫幸福溫暖的民生答卷,推動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