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呂延昌
近日,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關鍵期,莘縣黃河河務局抓好科學調度、科技賦能、基層聯動,為莘縣糧食穩產注入“源頭活水”。
針對2025年春季降水偏少、墑情不足的形勢,莘縣黃河河務局早謀劃、早行動,科學統籌,搶抓春灌主動權。主動對接上下游單位,啟動跨區域水量調度協調機制,提前制定引黃、引金春灌計劃。1月,啟動冬蓄春灌行動;2月3日,彭樓灌區道口閘和仲子廟灌區閘同步開閘引金堤河水,引水覆蓋兩個灌區48.9萬畝冬小麥返青灌溉;引黃入魯工程高堤口閘也將于近期開啟,并聯合莘縣水利局實行24小時水資源聯動,動態監測渠道輸水效率和涵閘引水安全,確保春灌期間“水量足、水流穩、水損低”。
莘縣黃河河務局創新應用“小切口”科技手段,提升春灌管理精細化水平。在引水涵閘處搭建智能測流橋,采用“軌道車測流+人工測流”的方式,實時監測斷面流速與流量,實現水量精準計量;利用無人機巡閘、巡渠技術,對閘前引渠、閘后重點渠段進行高空巡檢,快速識別淤堵、滲漏等問題,較傳統人工巡查效率提升50%以上;充分發揮基層管理段區位優勢,聯合鄉鎮水利站、村集體開展墑情監測,利用“大喇叭”進行灌溉指導廣播;聯合農業、水利部門組織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宣傳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打通科學灌溉“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莘縣黃河河務局將持續優化春灌服務模式,深化節水技術推廣,為莘縣農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水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