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明區永樂鄉水塘村,村里沒有建集中式污水處理站點時,周邊農家樂的油污無序排放,周邊環境令人蹙眉。而今的水塘村,得益于農村“治水”工作的開展,道路干凈整潔,村莊環境煥然一新,“賞花經濟”不斷升溫。
在息烽縣養龍司鎮大山村,針對分散戶建造的污水處理池從建造材料、水池內部坡度設計、安裝可拉伸花灑等方面進行了精細化升級,杜絕形象工程,村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水塘村、大山村,都是今年農村“治水”的靚麗風景線之一。今年以來,貴陽市根據各區縣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持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三水同治”。
在農村飲水安全方面,按照“建大、并中、減小”的原則,聚焦2023年因旱用水困難、供水薄弱的農村地區,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緩”原則,完成了11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鞏固提升了農村供水人口10.37萬人。
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市、縣兩級按照生態環境部“三基本”原則和“整村推進”思路,制定“一村一策”,按照“宜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的方式開展污水治理。66個行政村共計治理23972戶,另外,通過擴大管網覆蓋面積、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等方式,對5套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提升改造,解決了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問題。同時,以打造鄉鎮生活污水示范縣為契機,實施鄉鎮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針對進水濃度低、管網入戶率低、進水量小、污水設施運行效果不好的20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提升。
在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方面,持續開展動態巡查排查,未發現有已治理黑臭水體返黑返臭和新增農村黑臭水體的情況,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持續保持動態清零。
今年以來,貴陽貴安農村“治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動420余人次,督導檢查210余次,通過暗訪、聯合督導等方式,深入227個項目點,對農村“治水”各項工作治理成效進行動態抽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同時,對2024年農村“治水”工作進行上門服務,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難點和堵點,從施工質量、安全、進度和資金爭取、撥付等方面做好精準指導,保障工作順利推進。
2025年,貴陽市將繼續按照“建大、并中、減小”的原則開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持續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人口。同時,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不理想、污水橫流嚴重、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的行政村開展查缺補漏,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此外,持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動態巡查,保持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通過成效鞏固,推動農村“治水”從“有”到“好”的轉變。(貴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