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貴陽市水務管理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統籌推進貴陽貴安水務各項工作,全市水資源配置、河湖管理與保護、水旱災害防御建設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水網密布的觀山湖公園。
全面推進水務項目建設
一年來,市水務管理局圍繞水生態修復、改善水環境、完善水設施等中心任務,堅持把水務項目謀劃和對上爭取作為工作重中之重,提早謀劃、突出重點、善謀快動、狠抓落實。全年共組織實施項目190個,完成全口徑水務投資23.37億元,為省下任務數的117%;完成水利固投18億元,為市下任務數的129%。全年爭取中央、省資金14.29億元,為下達任務數的154%。
目前,已完成5個骨干水源工程建設;2個水網連通工程、8個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完成年度開工目標;完成汪家大井水源應急替代工程、11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和20個鄉鎮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完成山洪溝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48個增發國債項目……目前,貴陽貴安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8.34%,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率達70.34%,均為全省第一。
同時,針對原有供水管網存在漏損、腐蝕等問題,我市還開展了供水管網改造工作。通過更新管道材料、提高管道質量,減少水質污染的風險,降低用水損失,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運行效率。2024年,我市完成地下供水管網建設改造約195公里,圓滿完成年度目標。

清鎮市麥格灌區建設項目一角。
河湖管理保護“兩手抓”
一年來,在河湖管理上,貴陽市通過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一手抓管理,一手抓保護。
圍繞“抓目標、抓統籌、抓重點、抓督查”,促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執法監管”,以村重巡查、鄉重管護、縣重治理、市重統籌強化河長履職。截至目前,市級河長開展巡河調研活動112次、縣級河長巡河760余次、鄉級河長巡河6400余次、村級河長巡河49000余次。其中,市級河長巡河發現的40余個問題已全部解決;下發1個督辦單、4個河長令(含2個總河長令)、17個河長制工作交辦單,督導河湖問題整改。
持續做好“兩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累計對“兩湖”范圍內水資源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16起、申請立案處理51起;配合農業農村部門在紅楓湖、百花湖開展“十年禁捕”工作,共禁捕巡查1954次,收繳網具357副、放生漁獲物508公斤;清理湖面漂浮物累計約614噸。2024年,紅楓湖、百花湖水質穩定達標。
積極推進污水治理攻堅。2024年5月起,市級污水處理廠污泥全部進入本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城市(縣城)54座污水處理廠完成污泥過磅系統安裝,基本完成污泥數據進系統、實現污泥全過程監管。
水資源節約利用成效顯著
一年來,隨著貴陽貴安城市規模擴大和經濟建設的發展,為了不讓缺水制約其發展,我市一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以水資源的節約使用、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24年,全市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60%,提前完成“十四五”建設目標。其中,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自備水取水戶及1672家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服務業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實現全覆蓋,預計全年用水總量可控制在13.3億立方米以內,實現總量強度雙控目標;息烽一中等3家單位獲評“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2024—2026年度)”,完成9所省級節水型高校和4個省級節水型標桿建設;指導清鎮市完成省級節水型城市創建申報;指導花溪區、修文縣、開陽縣完成節水型社會標準化建設省級評估;指導南明區完成節水型社會復查省級評估,待國家復核批復。

俯瞰清鎮市冷水寨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持續提升
一年來,我市在推動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中充分發揮行業技術優勢和水旱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傳輸系統優勢,持續從人防、技防、物防三方面加強水旱災害防御建設。梳理出重點管控對象119處,排查并整改問題隱患295個;加強雨情監測預報、水庫調度管理,有效應對防范8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啟動2次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實現各類水庫無一垮壩、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山洪災害危險區轉移避險90戶283人無一傷亡。
全面落實222座水庫水電站、632座山塘、117處山洪災害危險區責任人,督促在建工程落實相關責任人,確保責任壓緊壓實。完善專家技術隊伍,擴充力量,加強水旱災害防御技術支撐。
通過水旱災害防御指揮系統,全面開展水雨情監測預報預警,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協作,及時掌握實況信息和相關預測預報成果,不斷提高監測預報能力和水平,及時發布預警。在汛期,我市認真做好江河洪水、局地暴雨山洪、水庫水電站監測預報預警,第一時間發送預警提醒短信。督促水庫、山洪災害危險區責任人做好巡查盯防,嚴格落實“叫應”機制,及時提醒各地水務部門提請屬地組織轉移避險,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對4個中小河流項目、1座病險水庫、17個重點山洪溝項目進行治理,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

南明河堤防甲秀樓段。
收官之年再謀水務發展新篇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扎實推進水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今年,貴陽水務人將繼續砥礪前行,全力以赴抓好水務項目,在貴陽市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奮力書寫水務發展的嶄新篇章。
抓好水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推進在建水庫完建,開工一批水網連通工程和農村規模化工程,進一步提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繼續推進實事辦理,實施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一方面,做好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基本建立縣域供水企業管理體系,實現千人以上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移交,千人以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實現移交或托管,逐步托管分散式供水工程。另一方面,做好供水體系運行管護,做好水源、水廠、水網規劃建設,加強水質的監測和管理,持續開展動態監測,重點做好對“六類地區”“四類工程”排查治理;貴陽貴安千噸萬人供水工程100%完成標準化管理評價,千人供水工程30%完成標準化管理評價。
完善城鄉供水安全管理,以壓實“三級包保”責任為重點,提升“三個責任”“三項制度”的落實質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完成供水管網建設改造120公里,抓好黔中水利樞紐工程調水管理,做好應急抗旱供水,有效保障貴陽貴安供水安全。
在水治理體系上,繼續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將貴陽貴安用水總量控制在13.3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0%以上;加強河湖管理,做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1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加強南明河核心段管護和“兩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治理;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保障,推進金百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貴陽市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實施意見》,提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水平。
今年還將通過科學謀劃促進改革,重點推進二次供水管理改革,完成息烽縣深化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