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過又復冬,周家村受益的事,是清水縣水務局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水務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一個片段。2024年,水務局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持續提升供水管理能力,全力服務經濟保障民生,全縣農村供水綜合保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緊盯問題補短板。水務局按照“先重后輕,先急后緩”的原則,當年積極爭取到位中央水利發展資金207萬元,3月初啟動實施了2024年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項目,維修更換各類供水管道32830米,處理董灣水廠管理房及凈水車間屋頂417.34㎡,完成山門和遠門水廠水處理設備銹面鏟除及防腐1034.4㎡、石英砂更換76.7T,斜管56m³;更換安裝電解食鹽次氯酸鈉發生器5臺套;為7處水廠化驗室購安純水機7臺;購置二氧化氯消毒劑A、B劑4T,消毒劑氯化鈉(食品級)24.8T,有效解決了金集、郭川、賈川、黃門等10鄉鎮60個行政村17224戶70900人的飲水不穩定問題。同時,積極對接鄉鎮,結合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一事一議”巷道硬化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點建設等工作,對20個行政村的60.25公里村級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實現了同步建設一次到位補齊短板,避免了二次開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科學謀劃提質量。按照水利部《關于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立足當下,著眼長遠,以提高農村規模化供水人口覆蓋率為目標,以完善“3+1”模式為任務,編制了《清水縣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順利通過了縣政府批復。為有效解決農村供水管網故障多,排查維修困難等突出問題,按照天水市政府《關于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意見》精神,科學謀劃了清水縣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村級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項目可研、初設和實施方案的審批等前期工作。針對西部鄉鎮水源短缺問題,謀劃了清水縣西部農村引水及保障工程,完成了設計招標和可研、初設、實施方案等勘測論證和文本編制,通過了市水務局和省水利廳的項目遴選,為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抗旱應急惠民生。年初,受連續干旱天氣影響,部分農村供水工程水源水量銳減,造成個別村組供水不穩定,水務局科學調度安排供水單位采取跨區域調水和分時段錯峰供水的同時,制定“清水縣農村供水抗旱應急預案”,發布“一封信”“儲水通知”和“節約用水倡議書”等,引導群眾做好儲水及節約用水,緩解用水困難。針對遠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安業水源、董灣水源和紅堡鎮周家村單村供水水源水量嚴重不足的問題,想方設法,先后實施了遠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安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遠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稠泥河董灣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和單村供水紅堡鎮周家村溝門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新建應急水源2處,鋪設管道14.74千米,新建檢修井9座,有效解決了遠門、賈川等6鄉鎮49個行政村3.2萬人飲水水源短缺的問題。
壓實責任促保障。縣水務局于年初召開2024年農村供水保障會議,由縣供水站和縣恒華公司,縣恒華公司和各基層管理站逐級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以落實“目標管理、劃片包戶”等管護制度為切入點,持續推動農村供水問題排摸整改、入戶巡查、水費收繳等重點工作。全年共完成智能水表入戶巡查6.4萬戶,維修農村供水微小故障720處,收繳水費320.4萬元。年內召開安全飲水專責組會議4次,組織各級管護力量單位對水源、水廠、供水管網、自控設備和戶內設施進行了多輪次排摸,對排查發現的55個問題建立臺賬,督促供水單位限時完成搶修,并開展回訪調查,全力保障全縣供水穩定。
強化檢測保安全。縣水質檢測中心根據制定的年度計劃,按照集中供水“出廠水每月1次,水源水每季度1次,末梢水根據供水規模大小每個工程每月取樣2—4份”的檢測頻次,井水、泉水等分散式供水按照每年1次的檢測頻次進行檢測。全年共檢測水樣1051份,其中:大型集中供水工程水樣480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單村供水)水樣200份,分散式供水(井水、泉水)水樣371份。8處“千噸萬人”農村供水工程常態化開展出廠水常規9項指標日檢測工作,及時動態調整消毒劑投加量,確保了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水質安全,讓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