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試點設區市,近年來,我市立足城鄉供水需求,加大項目謀劃和實施力度,集中精力抓好全市農村一戶一表改造項目建設。國歡鎮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戶一表”改造項目是其中之一。
“鎮里的給水管道多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管材為鍍鋅管,埋于地下。”據國歡鎮干部介紹,由于使用年限較長,管道出現腐蝕老化,時常出現“跑冒滴漏”等問題,水質水量得不到保證。加上農村自來水實行的是村級總表制,普遍以村為單位躉售加價的農村水價格偏高,群眾水費支出負擔較大,對升級改造自來水管網的訴求較為強烈。
為切實改善群眾用水條件,市木蘭集團、市水務集團與國歡鎮建立地企聯動機制,明確工作流程,搭建良好的交流與合作平臺,通過齊抓共管,及時化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高效推動項目落地見效。
據項目建設單位莆田市城鄉供水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徐志海介紹,國歡鎮“一戶一表”改造項目總投資約6904萬元,工程建設主要內容包括鋪設De200及以下PE管道總長度約110千米、新建閘閥井等構筑物約330座、安裝水表箱約2600個等。該項目于今年1月開工,12月完成建設任務,提前2個月完工,實現當年度開工、當年度完工。
如今,在國歡鎮,村民打開水龍頭,隨時就能用上放心自來水。城鄉供水一體化是群眾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極大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用水質量。
“現在家里的自來水清澈又干凈,水價也降了,政府為我們辦了大好事。”家住國歡鎮塘西村的村民陳珊珊說,以前水質比較差,經常有沙子,家里凈水器的濾芯容易發黃,每周都要更換。陳珊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家里有十口人,每個月用水45噸左右,以前水費一噸4元,現在下降至2.95元,每個月能節省近50元。“安裝新水表后,在手機上就能查看用水量并進行繳費,非常方便,農村地區也享受著和城里人一樣的服務。”陳珊珊開心地說道。
記者在她家房子后面看到,原有的機械水表更換為遠傳智能水表。較于傳統水表,智能水表具有遠程抄表、數據無線傳輸、后臺智能管理等功能,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手機軟件便可交費,從而實現“抄表不入戶、交費不出戶”。
徐志海表示,實行農村“一戶一表”標準化建設管理后,水表抄表到戶,水價按自來水公司的收費標準收取。改造后的供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壓和水量得到顯著提高。同時,自來水公司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能夠及時解決群眾用水問題,讓廣大農村群眾享受全市“同質、同價、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