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門峽市在水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經驗做法有哪些?12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第十四場新聞發布會,三門峽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裴宗杰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現場介紹。

“三門峽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持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裴宗杰表示,通過爭取國家重點支持資金、積極吸收社會資本相結合的辦法,三門峽市5年來的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之前的每年不足100平方公里上升到200平方公里,治理速度翻了一番。此外,還成功創建二仙坡、寺河山兩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義馬市、湖濱區兩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示范縣。

“三門峽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持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裴宗杰表示,通過爭取國家重點支持資金、積極吸收社會資本相結合的辦法,三門峽市5年來的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之前的每年不足100平方公里上升到200平方公里,治理速度翻了一番。此外,還成功創建二仙坡、寺河山兩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義馬市、湖濱區兩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示范縣。
在水旱災害防御方面,三門峽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連續5年實現不傷亡一人的水旱災害防御的金標準。據介紹,三門峽市也加快對黃河支流的治理速度,2020年以來共投入資金7.8億元,對洛河、弘農澗河、青龍澗河等18條黃河一級支流進行綜合治理,實現了清水入黃的目標,還積極謀劃了黃河水庫清淤及泥沙資源綜合利用重大國家項目。
“按照節水優先的治水思路,三門峽市積極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裴宗杰表示,三門峽市對境內6個大中型灌區進行全面提升改造。3年來,通過灌區節水配套,改善恢復灌溉面積36萬余畝,每年節水1200萬立方米。此外,三門峽市也嚴格落實“四水四定”的總要求,對全市365個規模以上的取水戶實現了取水計量的在線監控,創建市級以上節水載體157個,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
裴宗杰認為,積極推進親水近水優勢向水資源支撐保障優勢轉化,實現了三門峽市水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據介紹,未來5年,三門峽市共謀劃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災害綜合治理項目137個,總投資139億元,全市現代水網體系總骨架基本建成。同時,豫西地區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槐扒提黃二期工程、雞灣水庫調水等重大項目將在2年內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