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順市鎮寧自治縣六馬鎮板樂社區,村民王長江正在為家里的60畝蜂糖李進行追肥、剪枝、清園。
“我種植蜂糖李有12年了,沒修納井田水庫前都是靠天下雨,遇到干旱或雨水少時,果子品質差,產量也少。現在灌溉水從水庫通過溝渠直接到地里,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王長江說。
納井田水庫于2013年修建,2016年建設完成,總投資1.31億元,工程設計年供水量336.94萬立方米,有效解決了六馬鎮及周邊1.13萬人的抗旱應急水源問題和沿線7個村5000畝耕地的灌溉問題。
安順市納井田水庫。鎮寧自治縣水務局供圖
同樣在鎮寧的沙子鄉龍井灣水庫是2023年4月底才下閘蓄水的,正處在試運行階段。
“水庫試運行主要是檢驗泵站、高位水池、管道等是否能正常運行,預計今年11月份竣工驗收。”鎮寧自治縣水務局建設管理站工作人員汪儉軍介紹,龍井灣水庫總庫容131萬立方米,為小(1)型水庫,主要任務是解決沙子集鎮4000人、周邊村寨5471人、大小牲畜4021頭的供水問題。并保障下游1250畝農田灌溉用水,批復概算總投資是1.8億余元。
納井田水庫、龍井灣水庫是安順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順市聚焦工程性缺水問題,努力補齊短板,累計投入資金231.74億元,修建了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年新增可供水量1.71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安順市工程性缺水問題。
安順市龍井灣水庫。鎮寧自治縣水務局供圖
目前,安順市累計建設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石朱橋水庫、新場河水庫等大、中、小型水庫179座,具備供水能力水庫174座,年供水能力達到5.28億立方米,供水能力持續穩固提升,用水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794處,供水覆蓋總人口260.98萬余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1%以上,農村飲用水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91.15%。
為提高農業灌溉效率,安順市大力實施灌區建設,加快補齊灌區水利設施短板。現已建27個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36.56萬畝。
此外,隨著型江河、鎮南等一批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型灌區項目的建成和發揮效益,安順市水利設施建設已從原來的渠道灌溉粗放模式向管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精準模式發展,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00年的0.33提高到0.504。
如今,安順市水務局正加快推進水網建設,搭建“三橫五縱”的輸配水立體網絡,為徹底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夯實安順現代化建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