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就保障國家水安全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為系統解決我國新老水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和治水思路的科學指引下,四川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水利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水利大事要事。伴隨著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安逸,四川現代水網體系加速構建,掀起了“大興水利、大辦水利、辦大水利”的高潮熱潮。
都江堰灌區豐收景象
改革向縱深推進大型灌區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大型灌區是四川省糧食產量的重要“戰場”,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伴隨“六化”(一體化、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企業化、半軍事化)建設的深入推進,作為四川省6個省直大型灌區之一的武引灌區,軟硬件條件顯著改善。特別是2023年以來,武引灌區“事企分開”關鍵一步基本完成,“智慧武引”建設扎實推進,武都水庫標準化管理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和水利部專家組現場評價……隨著一系列改革落地見效,一個現代化大型灌區正闊步走來。與此同時,掛牌運行后的四川省升鐘水利工程運管中心和四川省青衣江樂山灌區運管中心全面落實大型灌區一體化管理改革要求,著力推進“六化”建設任務,灌區工程承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經濟發展能力和管理規范水平不斷提升。針對大型灌區下放管理體制的突出矛盾,四川省水利廳按照“省牽頭、市參與、一體化、增質效”原則,收回武都、黑龍灘等六大灌區,優化龍泉山灌區,收管向家壩和亭子口兩大在建工程,全面完成9個大型灌區一體化管理改革。如今,四川大型灌區面貌煥然一新。都江堰灌區建成信息化設施3000余處,都江堰數字孿生“智水”方案入選四川數實融合創新實踐優秀案例,灌區創建成為國家級標準化管理灌區。截至目前,四川大型灌區共落實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資金40余億元,爭取國債資金約18億元,通過“兩手發力”落地資金21.27億元。“一體化”攥指成拳,“六化”縱深發力。通過深化改革,2023年,四川6個大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近2000萬畝,占全省灌溉面積的43%;供水人口340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1%;年供水量100億立方米,占全省供水量的38%。作為四川現代水網主骨架、大動脈,大型灌區對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突破農村供水能力整體躍升
2023年春節前夕,綿陽市梓潼縣許州鎮甘滋村、牛蹄山村等8個村的3400余名村民喝上了許州水廠的自來水。新建成的許州水廠是當地著力打通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的代表性工程。2021年,梓潼縣入選四川省首批鄉村水務試點縣(市、區)名單。截至目前,梓潼縣農村集中供水戶達8.8萬戶,自然村通水率達85%,水質達標率達100%。四川省水利廳近年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開展鄉村水務百縣建設行動,3批66個示范縣累計落實資金227億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493處、規模化供水工程260處,改善1370萬人生活用水條件,農村供水規模化率達67%。“通過試點建設,全省農村供水能力實現整體躍升。”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22年夏天遭遇極端高溫干旱天氣情況下,首批試點縣(市、區)的規模化供水工程保持了高效運轉,成為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頂梁柱”。想要確保供水工程持續運行,既要解決好“有人管”的問題,也要回答好“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瀘州市瀘縣作為首批鄉村水務試點縣(市、區),創新采取“政府投入+銀行融資+企業自籌”的多元化投入方式,充分發揮國有水務平臺公司在鄉村水務投融資中的核心作用,僅在2021年,就融資貸款5.5億元用于全縣共飲長江水項目建設。目前,四川省初步構建起縣級主體、省市支持、企業平臺、多方籌資、共同發力的推進機制,全面建立以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農村供水保障“三個責任”體系,22個試點縣(市、區)建起鄉村水務公司,全省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在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協同推動下持續提升。
嚴控用水總量重點領域節水成效顯著
十年來,四川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番,用水總量僅增加約14億立方米。“四川通過節水達到控制用水總量目的,節水成效顯著。”四川省節約用水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用水總量大體穩定,得益于重點領域用水量的大幅度下降。2023年,四川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相比“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4%、20%,特別是農業和工業等重點領域節水成效明顯。根據四川省2024年節約用水工作要點,在農業領域,今年四川大中型灌區渠首和干支渠口門將基本實現取水計量;在工業領域,國家、省、市三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中的高耗水行業將100%建成節水型企業,規模以上工業水重復利用率將達93%。“多年來,我們通過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現在,四川用水方式已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水利投、建、管、運一體化機制;創新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全方位”大質量管理;創新推進新時代縣域城鄉水務一體化;創新大型灌區一體化管理;創新流域調度一體化機制……十年來,四川水利人在防汛抗旱、城鄉供水、農業灌溉、水生態保護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回望過去,滄桑巨變;展望未來,信心滿懷。四川水利將以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