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以水為先,水以凈為本”。飲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和群眾身體健康,而安全的水源是居民健康飲水的基礎和保障。
10月25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赤城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健康飲水課題研討會暨首屆“赤城好水”推介會活動在京舉行。
課題研討會現場
聚焦水源保護、節水護水、健康飲水等主題,本次研討會特邀政府部門領導、行業權威專家、優秀企業代表等各界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推進水源地保護、提升國民飲水健康水平的可行路徑。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司長、全國食品質量控制和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純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原一級巡視員李泰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會長馬錦亞,首都營養保健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等專家代表參會,圍繞水源保護、節水護水、健康飲水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作為水源地代表,張家口市赤城縣委書記趙紅革,北京市延慶區水務局副局長王宗亮在會上介紹了地方加強水源地保護、努力讓群眾喝上“放心水”的舉措和經驗。
元氣森林黨委副書記王淄,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榮敏,VOSS中國總裁黃瑜勝,國藥健康養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孫磊,雀巢資深營養師張曉霜,北京值得買集團副總裁趙一鶴,張家口淼淼泓洤水業總經理魏科技等企業界代表分享了水源保護利用、創新推動健康飲水的思路和具體做法。
研討會由新華社瞭望智庫副總裁王先知主持,新華社瞭望智庫理事長胡梅娟出席研討會并致辭。
飲水質量決定生命質量
“健康飲水問題是關系到人們健康生存的大問題,健康安全的飲用水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石。”胡梅娟表示,當前,中國居民健康意識明顯增強,消費者對飲用水品質更加注重,健康好水成為首要選擇。水源是飲用水的基礎和根本,水源決定飲用水的質量,飲用水的質量決定生命質量。
新華社瞭望智庫理事長胡梅娟
馬純良表示,水是消費者飲用的最重要的一類食品,飲用水關乎人們身體健康。飲用水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針對飲用水推出了嚴格的標準體系,但由于設備設施、管道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水源二次污染等問題,老百姓飲水安全與健康依然面臨一定挑戰。接下來,還要進一步加強水源地保護、水資源保護,讓老百姓都喝上放心好水,這需要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司長、全國食品質量控制和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純良
“水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也是直接的食物之一。”李泰然認為,水和食品安全、食品質量密切相關。一個地區如果水質好,產出的其他各類食品質量也會有保證,建議赤城縣等水源地科學發展,充分保護利用水資源,做優相關食品產業,持續提升該地區在消費者群體中的知名度和信任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原一級巡視員李泰然
樊永祥介紹,水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養素,保障著人體健康,安全是飲用水行業發展的底線和前提。目前飲用水主要分為包裝飲用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兩種形式,主管部門從營養和安全角度,對包裝飲用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的相關標準、指標及生產過程等各方面都做了規范和管理。
“自古講‘飲食’,‘飲’在食之前,充分說明了喝水的重要性。水的質量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身體中水分丟失,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出現問題。”王旭峰表示,因此飲用水的安全和質量,關乎人們的健康和壽命。而安全是飲用水的第一大標準,安全的水資源依賴良好的自然環境。
首都營養保健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
多位專家建議,加強宣傳,呼吁人們不要用飲料替代飲用水,提高健康好水可及性、便利性,讓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群體健康飲水。
此外,李泰然特別提示,當前市場上存在許多新的、未得到科學共識的概念,如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等,這些概念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對于行業企業來說,在研制和開發新產品時,應當避免使用這些不科學的、沒有得到廣泛認可的概念來命名或宣傳其產品。在保障消費者營養健康安全的同時,也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避免誤導消費者。
守護飲水安全源頭
專家認為,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強對水源地的監測、管理和保護,確保水質的純凈和安全。
會上,作為水源地代表的地方政府負責人分享了他們在水源地保護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張家口市赤城縣,位于北京西北方向,密云水庫上游白河流域,是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赤城縣提供的資料顯示,2023年該縣全年PM2.5平均濃度12微克/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4.41%,林草覆蓋率80.5%。
趙紅革介紹,近年來,赤城縣委縣政府堅持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礦山企業有序退出,綠色轉型。當前,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真正走出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已成為縣委縣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
張家口市赤城縣委書記趙紅革
“赤城好水,就是北京人民自己的水,家鄉的水,我們需要的是赤城好水的搬運工,期待能夠以研討會為契機,邁出科學有序適度用好赤城好水資源的歷史性一步,給京津冀人民提供一款全新的生態產品,也給赤城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能。”趙紅革說。
北京市延慶區全域為水源保護地,地處密云水庫和官廳水庫兩大水源地的上游流域,是水源戰略儲備、水源地保護及水資源調度和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區域,是踐行“藏水于地、蓄水于庫”首都水資源發展思路的關鍵所在。
王宗亮介紹,多年來,延慶區突出區域協同、源頭控制、部門聯動、系統治理,扎實推動落實了京津冀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方案和北京市密云水庫流域水生態保護和發展規劃,不折不扣做好流域內水污染防治與水保護工作,保障流域內各個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北京市延慶區水務局副局長王宗亮
針對水源地包裝飲用水等消費品產業發展路徑,馬錦亞建議,基于地方水資源類型開展細致的技術評價,找準區域水資源共性和特性,結合全國包裝飲用水產業發展情況,做好地方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同時要平衡水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辯證關系,從而推動水源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會長馬錦亞
“‘京城一杯水,半杯源赤城’,我們每年給密云水庫的輸水量在2億立方米以上,歷史最高入庫量超過3億立方米。”赤城縣常務副縣長呂東卿對“赤城好水”作推介時說,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水質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出境水質穩定達地表水Ⅱ類標準,非雨季達到Ⅰ類標準。
張家口市赤城縣常務副縣長呂東卿
關于水產業招商相關政策和打造水產業集群的初步規劃,呂東卿介紹,為了把全縣的水科技產業做大做強,赤城縣委縣政府謀劃了水產業、水科技產業園,目前已經動工,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8月投入運營;在水產業集群方面,按照赤城縣規劃,將打造以水為平臺,實現“水+N”的產業集群,具體包括天然水、礦泉水、果蔬汁、凍干粉茶粉以及中藥材飲品等各類產品。企業入駐園區,將在用地、電價、水價、金融等方面享受“一事一議”的利好政策。
赤城縣與企業簽署意向合作協議
隨后,圍繞“赤城好水”開發、利用和保護,赤城縣與北京靈山清泉礦泉水廠、格萊雪冰川水、中嘉泓泰以及瑞新大連健康管理4家企業簽署了意向合作協議。
以創新推動健康飲水
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來提升飲水安全和健康水平,將水源地保護利用、居民健康飲水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界關心的議題。
企業代表在研討會上發言
王淄介紹,元氣森林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友好、社會友好和用戶友好“三友好”戰略,通過嚴格的水源篩選、先進的生產工藝、持續的產品創新,共筑鄉村振興事業,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不斷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健康天然好飲品,從而切實促進水產業健康發展。
郭榮敏認為,目前飲用水市場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健康飲水科普力度不夠,要想讓地方水資源、相關飲用水產品脫穎而出,地方政府和企業需要重視品牌打造和傳播。中國供銷電商旗下“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簡稱832平臺)希望聯合縣政府進行縣政府+平臺+企業的產業幫扶示范縣的打造,通過多方資源整合,助力優質水資源市場拓展。
“廣大水企業應思考如何將健康飲水的概念與產品結合在一起,并著力做大蛋糕,大多數礦泉水是好東西,只有市場做大做強之后,我們才有經濟效益,才能促進健康。”黃瑜勝說。
孫磊表示,在飲用水方面,國藥集團積累了一定的營銷經驗,期待與各方協同合作,共同做好水產品。
“雀巢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高品質的產品,在飲用水領域,我們更是秉持著集合全球好資源,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飲水選擇。”張曉霜說,公司進口水業務不斷追求創新,順應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競爭力,才能為中國飲水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聚焦“赤城好水”高質量發展,趙一鶴建議,要圍繞“高度、深度、寬度和溫度”這四個“度”,堅持打造健康飲水品牌,以“水+”為核心開展創新,基于消費者需求推出多層次產品,把更多的企業引進來,把更多有品牌故事的品牌引進來,從而將“赤城好水”打造成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基地。
作為赤城當地的水業公司負責人,魏科技結合親身經驗介紹了赤城當地政府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以及對當地生態和投資環境的切實感受。
研討會上,為進一步推動水源地保護、不斷提升居民飲水健康素養,圍繞“好水”打造交流互動平臺,新華社瞭望智庫聯合政產學研媒各界共同發布《“水源保護 健康飲水”聯合倡議》,并宣布啟動“國民健康飲水與水源地保護”課題調研。
《“水源保護 健康飲水”聯合倡議》發布
“下一步,我們將派出精兵強將,組建調研組,深入水源地考察調研,挖掘出中國健康飲水的好案例、好典型、好技術、好產業,向公眾予以發布。”胡梅娟在總結發言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