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緊張的青島,一個超級水利工程正加速推進。位于青島膠州市西北的墨水河下游,總投資91.5億元的官路水庫雛形已現,圍壩、泵站和引黃濟青連接線三大主體工程全面推進。按照規劃,這一工程將于明年年底建成。同時,總投資97億元的官路水庫輸配水工程(一期),目前已經完成用地預審等前期工作,進入開工倒計時。合計近200億元的投資,對青島來說無疑是一個超級基建工程。作為一座資源性缺水的城市,缺水是青島城市發展的“硬約束”。從20世紀80年代建設引黃濟青工程,到棘洪灘水庫建成,再到如今的官路水庫及輸配水工程建設,青島一直在努力破除這個約束。

官路水庫“元寶形”圍壩雛形已現
01
青島急需一座大型水庫
老青島人都有印象,在上個世紀80年代,家里停水是常態。一直到引黃濟青工程的實施,這一局面才有所改變。30多年來,依托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重大調水工程,青島翻山越嶺千里調引黃河水、長江水等“客水”50多億立方米,大大緩解了缺水現狀,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增加,青島用水量還在逐年攀升。根據數據統計,青島城鎮供水量由2015年的5.7億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7.2億立方米。今年夏季,在持續性高溫高濕天氣影響下,市區日供水量連續多日突破90萬立方米。預計到2035年,青島城鎮年需水量將增加到13億立方米,現有供應能力和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近年來,青島城鎮供水量中六成以上為外來水源,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調引客水仍將是青島供水的“主力軍”。之前,青島對外來水源的調引,完全依賴引黃濟青工程單一渠道,這個“單渠”困局隨著青島第二條輸水渠道——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成后得以破解。水引來了,還需要有蓄水的池子。青島長期以來只有棘洪灘水庫這個唯一的客水調蓄水庫——調蓄水庫通俗來說就是盛水的“水池”,千里奔襲調來的黃河長江水需要先存放于此,而后再向青島各地輸送。長期以來,棘洪灘水庫已經處于超負荷運行。未來要調蓄更多的客水,再建一座調蓄水庫就成了必然選擇,這也是青島能夠實現“用水自由”的重要保障。

國慶假期,官路水庫建設在緊張施工中
02
建成后將成為青島第二大水庫
官路水庫項目位于青島膠州市西北的墨水河下游,是在廢棄的原官路水庫基礎上擴建而成。青島共有大小水庫497座,其中大中型水庫23座,目前蓄水量達5.7億立方米,主要儲蓄雨洪水,承擔著防汛、供水、灌溉等功能。其中最大的當數產芝水庫,總庫容4.02億立方米。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調蓄工程,官路水庫占地約20287畝,規劃總庫容2.11億立方米,年調蓄水量可達5.8億立方米。建成后,它將是僅次于萊西產芝水庫的青島第二大水庫。其庫容幾乎與4個嶗山水庫大小相當。自2023年2月全面開工以來,官路水庫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建設投資50.6億元,占總概算的55%。三大主體工程中,圍壩填筑已完成總量的60%,泵站工程完成總量的28%,引黃濟青連接線工程已完成總量的35%。從空中俯看,“元寶形”的水庫已現雛形。

官路水庫圍壩填筑施工
永遠不要低估一項水利設施的力量。官路水庫對青島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隨著這一水庫投入使用,青島就擁有了120天以上的水源儲備能力,發展更有底氣;青島的用水將更加安全,水資源調配能力相當于現在的4倍;水生態保障也將更有力,改變城鎮用水擠占農業和生態用水的局面。
03
現代水網重要一環
水資源開發利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官路水庫建設只是水資源配置工程網體系的重要一環。調引黃河水、長江水的“雙渠”已經“萬事俱備”,盛水的“池子”建設進程過半,怎么把“池子”里的水送往千家萬戶呢?在加快官路水庫建設的同時,我市同步推進官路水庫輸配水工程,規劃建設向主城區、即墨、膠州—西海岸新區、平度、高密方向的5條輸水管線以及7座大型水廠,這一工程計劃分兩期建設??偼顿Y97億元的官路水庫輸配水工程(一期)目前已經完成用地預審、可研評審等45項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實現水庫和輸配水工程同步建設。

航拍官路水庫建設現場
治水興水,利在千秋。去年以來,青島搶抓國家、省現代水網建設機遇,編制了《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適度超前謀劃“五干十脈、五縱五橫、兩樞多點”的青島現代水網總體布局,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其中“兩樞多點”就是以官路水庫、棘洪灘水庫兩座大型水庫為樞紐,通過全市23座以存蓄本地水源為主的大中型水庫、凈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增源挖潛擴能,增強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建設高水平供水保障網,青島除了推進官路水庫等重大客水調蓄工程,還將實施9座中型水庫清淤、11項區域輸配水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實施40項水廠新建、擴建和水質提升改造工程,建設供水管網1043公里。持續實施農村規?;┧こ?。未來十幾年的青島,將會像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一樣,建設形成縱橫交錯、覆蓋全市的現代大水網,把水蓄起來,讓水動起來,實現水活經濟,水潤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