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節水型城市19項考核指標中,武漢市已有10項達標。3月20日,武漢市政府再次部署,力爭兩年內達到“節水型城市”標準。
5年來,武漢市節水成效明顯。但武漢市離節水型城市仍有差距。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武漢市除節水專項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指標有待測算外,供水管網漏損率、再生水利用率、污水集中處理率等8項指標未能達標。
武漢市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表示,將從6個方面推進創建:盡快出臺《建設項目節水設施建設管理規定》、《再生水價格指導意見》;降低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完善用水計量;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設立政府專項推廣基金,分期分片改造城市居民家庭用水器具,對困難單位的改造予以資助;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建設配套管網,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能力;加大再生水利用,實施后湖地區中水回用示范項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學校、醫院及居民小區建設中水設施;年內徹底解決工業廢水超標排放,杜絕違法排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