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出。“自從改造小人飲后,不但水量足,而且水質好。”臨洮縣南屏鎮康家溝村村民康克明感嘆,實施小人飲改造之前,村里吃水以山泉水為主,時常出現水量不足和季節性缺水等問題。
如今,隨著臨洮縣實施小型集中供水水源改造及農村供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康家溝村流進了干凈充足的自來水。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近年來,臨洮縣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
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截至目前,全縣集中供水人口比例達到98%,農村10.88萬戶農戶吃上了干凈放心水。
結合農村供水網絡實際,臨洮縣按照“建大、并中、減小”的原則,通過“建設規?;┧こ獭⑼七M小型供水工程并網提升、更新改造老舊供水工程和管網”等措施,促進了農村供水工程“換檔升級”。
“十四五”以來,全縣共實施農村供水項目9項,完成投資2.44億元,建成6萬立方米水廠1座,新建檢查井932座、調蓄調壓水池63座,新建改造各類供水管網815公里。
針對農村供水方面存在的弱項,臨洮縣僅2023年小型集中供水水源改造及農村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就投入資金1.1億元,改造各類供水管網管道320公里,建成調蓄水池23座、檢查井245座,更換智能水表1萬塊等,項目惠及11.3萬村民。在小型集中供水水源改造及農村供水管網改造過程中,對以往埋設的PVC等材質管道進行了更換,選擇使用了適合農村地區供水的PE管道,提高了農村供水保證率。同時,為農戶更換安裝了智能水表,村民用手機隨時繳費,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節省了人力物力。
在保障農村群眾正常用水的基礎上,臨洮縣推進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建成了優質普惠的供水保障網絡,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個電話就解決了供水問題,供水人員的服務很周到。”臨洮縣上營鄉窯坡村村民李正生說,他家的戶內閥門出現了故障,臨洮縣東部農村供水人員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維修更換。
“有供水問題,水廠和水利站就能快速維修,現在用水不僅水量足,水壓也很穩定,不到一分鐘就可接滿一桶水。”說起用水變遷,臨洮縣上營鄉包家山村村民包華深有感觸。
臨洮縣水務局還實施了“智慧供水”項目,通過開發城鄉供水管理系統、安裝蓄水池監控設備和管網測控設備等,提高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臨洮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站站長葉正明介紹,目前全縣農村供水管網長度達到14891公里,調蓄池容積達到10.4萬立方米,日供水規模達到1.24萬立方米。
依托6處規模化水廠建設,臨洮縣創建甘肅省農村供水五星級水廠2座、四星級水廠2座,推進了農村供水保障提質增效。“我們實行了‘督考一體化’工作機制和五級責任體系,建立了閉環問題辦理流程,打通了供水管護‘最后一米’。”臨洮縣水務局副局長張強說,我們將深入開展縣域農村供水標準化建設,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
如今,一處處水廠、一座座水池、一條條管道連接起千家萬戶,長流的清泉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幸福生活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