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資源豐富,額爾齊斯河年出境水量高達110億噸,合理利用這些資源顯得尤為關鍵。
目前,額爾齊斯河的國內利用率不足50%,卻已滋養了5萬平方公里的綠洲。
若進一步截留并有效利用額爾齊斯河水,不僅能增加1億畝的耕地、草原及咸水湖面積,還能顯著提升區域生態質量,惠及數千萬民眾。
福河調水工程,作為一項總投資預計不超過300億的戰略性項目,其經濟效益顯著。新增的1億畝耕地將為新疆帶來豐厚的農業產出,進而促進糧食安全與能源自給,為當地民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條件。
關于截流額爾齊斯河對下游國家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下游地區干旱嚴重,亟需水資源,中國的調水工程實際上為下游國家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即借助中國技術力量進行類似的水利設施建設;
其次,將額爾齊斯河轉變為內陸河并不會對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的用水安全構成威脅,因為截流后的水資源將主要用于國內發展;
最后,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水資源分配問題,避免了因水資源爭端而引發的戰爭風險,體現了國際合作與共贏的理念。
具體到工程實施方面,如圖1所示,額爾齊斯河出境處海拔較低,僅為415米,而中游的福海地區海拔略高,為485米,兩地之間的落差較小,約為70米。為此,我們計劃通過修建兩段隧洞(第一段長15公里,第二段長58公里),將哈巴河、布爾津河等支流的水資源調引至福海地區。參考引江補漢工程的造價標準(每公里約2.8億),本次調水工程的總造價預計在200億元左右。同時,我們還將從福海的小海子地區選取一個合適的取水點,該點海拔同樣為485米,便于后續的水資源利用與管理。

圖 2 取水點海拔485米建1個直徑10米的隧洞,為有壓隧洞,隧洞沒有前庫壓力,采用貫流泵抽水,將水流速定在3米每秒,年調水量在80億噸

圖 3 第一段隧洞及出水口第一段隧洞在15公里長,出水口海拔在460米這樣我們可以在福海附近得到第三個海子海面在450米,海面面積大于1億平方米。

圖 4 新的第3個福海在這個新的福海邊上找一個取水點,如圖

圖5 第二個取水點新的福海邊上找一個取水點海拔450米

圖7 第二段隧洞的出水口
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考量如下:
從水資源分配角度來看,哈國額爾齊斯—卡拉干達運河的年調水量介于10億至20億之間,而下游支流布赫塔爾馬河的流量高達40億噸,且哈國額爾齊斯河出境流量遠超200億噸。因此,即便抽干額爾齊斯河,也不會對哈國的水資源安全造成不良影響。這一結論是基于詳盡的數據分析與流域水資源現狀得出的,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
同時,我們尊重哈國水利工程專家的評估意見,如其決策不允許中國截流,我們將予以充分理解和尊重。歷史上,流域內各國已達成用水協議,明確規定了未來各時期的水資源分配情況,其中2040年后哈國可獲得的額爾齊斯河水量甚至可能為零。
圖8展示了科學家通過同位素方法研究的青海湖流域水分收支情況,為北疆地區的水資源利用提供了重要參考。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北疆地區如能引入110億噸外部水資源,將有望形成至少3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和良田草原,這對當地生態與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巴爾喀什湖流域與北疆地區具有相似的緯度條件,但其水體循環模式卻截然不同。巴爾喀什湖流域雖面積廣闊,但缺乏高大山脈阻擋水汽逃逸,因此需依賴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進行補充。相比之下,北疆盆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能夠儲存大量水資源并轉化為綠洲和可用土地。
針對當前“引額濟烏/克”調水工程設計存在的局限,我們提出了更為宏大的福河工程方案。該工程旨在全面截流額爾齊斯河,將水資源儲存起來形成超大型水庫,并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一工程不僅解決了水資源浪費問題,還充分利用了水蒸發吸收太陽能的自然規律,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巨大的清潔能源潛力。
具體而言,福河工程將向準噶爾盆地內的沙漠地區調水約5萬平方公里。沙漠地區年蒸發量大,通過合理布局和科學管理可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清潔能源的產出。據估算該工程蒸發水所產生的能量若能轉化為電能將遠超當前光伏發電技術的發電量總和。同時水蒸氣的運動還將增強風力發電效果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的供給能力。
綜上所述福河工程是一個集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與清潔能源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方案其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且具備巨大的實施潛力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