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間,聯合水務(603291)(603291.SH)發布2024年半年度報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積極響應政策支持,聚焦主業,穩抓經營,實現營業收入 50,199.92萬元,歸母凈利潤8,305.80萬元,同比增長25.45%。這不僅延續了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4.71%的強勁勢頭,也進一步彰顯了公司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成長韌性。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為35.17%,同比增加0.54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4.78%,較上年同期增加0.37個百分點。
有序推進兩個污水處理廠調價申請工作資料顯示,聯合水務深耕水務行業20余年,是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深度參與者之一,公司秉持“立足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發展戰略,公司項目分布于國內10個省16個城市,擁有26個運營公司,以及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市1個供水運營公司。上半年,公司實現供水及衍生業務收入27,501.49萬元;實現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業務收入15,619.18萬元,同比增長8.02%。2024年1—6月,公司自來水售水量9,298.8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39%;公司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業務的結算量7,779.0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9.06%。公司供水售水量和污水處理結算量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分業務來看,在污水處理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荊州申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的“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廠二期提標升級改造工程”及全資子公司桐鄉申和水務有限公司實施的“桐鄉申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建設完成后,公司正有序推進調價申請相關工作。如果全部調價申請獲批,預計將為聯合水務貢獻一定業績增量。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費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一般每三年核定一次污水項目定價及調價。因此,管網新建改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都會提升污水處理企業的資本投資力度,從而帶來污水處理服務費提升的需求。與此同時,循環經濟方興未艾,政策驅動水務環保行業發展可期。2023年,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污水處理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積極進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續提升。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 25%以上。在此背景下,聯合水務兩個污水項目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后,有望對調價形成正向引導。東吳證券也表示,水價市場化改革+污水順價,驅動企業長期成長及價值重估,對標海外,國內水務板塊估值存在翻倍以上空間。此外,在供水方面,聯合水務準備投資建設的第二水廠五期工程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人民幣21,918萬元,項目實施后公司在宿遷區域建成供水能力將由43萬m3/d提升至55萬m3/d。公司全資子公司咸寧聯合水務有限公司準備投資建設咸寧市王英水庫供水二期工程配水管網擴建一期工程項目,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項目實施后可以有效改善當地配水管網建設狀況,緩解當地管網供水能力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問題。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當下,ESG管理水平逐步成為考評企業價值的一個核心指標。聯合水務董事長兼總裁俞偉景表示,公司始終積極踐行ESG理念,可持續發展,讓“偉大”觸手可及。2024年上半年,聯合水務發布了上市后首份ESG報告,在(國內ESG主流評級機構)的2023年度ESG評級中,公司獲評AA級,在水務行業排名中處于頭部地位。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策略,上半年公司還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擬4000萬元入伙一環境和ESG科技領域創投基金,各方約定共同投資設立上海翌昕衡申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聯合水務表示,本次事項有助于保障公司主營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助力公司在環境與ESG科技領域的產業布局及外延式發展,并獲取合理的投資回報,提升公司綜合競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積極回應股東訴求,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2024年4月26日,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占公司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比例為39.85%。2024年8月28日,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2024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5元(含稅),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歸母凈利潤比例為17.83%。公司自2023年3月27日上市以來共進行3次分紅,累計發放現金紅利金額為1.08億元(含稅)。同時,公司還發布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表示將聚焦主業,提升經營質量和效率;重視投資者回報,共享發展成果;堅持規范運作,持續提升治理水平。
對于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公司表示,按照“輕重并舉+科技賦能”的核心戰略發展方針,在夯實國內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拓南亞、東南亞、中東區域的海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