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西溝村正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左一為駐村干部) |
立秋后,陽光依舊火辣。按說,鐘祥市柴湖鎮西溝村的村民們應該待在屋內或陰涼處乘涼才對,可他們還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走出戶外,去關注村內發生的一件“大事”。
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西溝村在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向省里爭取到幫扶資金,又通過其他途徑籌集資金68.7萬元,打算對村里所有的自來水管網實施改造。7月底,重新鋪設自來水管網事宜正式啟動。
西溝村共有村民423戶1760人,自來水管網鋪設于2007年,投入運行十幾年后,供水管網老化,由于管道破裂,水龍頭流出來的水經常有異味。平時修修補補,費時費人工不說,產生的費用也不少,如果主管網出現問題,停水就要停一片,這給西溝村的村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對全村自來水管網實施改造,并不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廂情愿,開工之前,我們還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宣傳共同締造理念,大家都很支持,不少村民還踴躍提了一些好想法、好建議。”西溝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秦建文說。
改造過程中,難免會挖掉村民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以及田間地頭的部分莊稼,這樣一來,多少都會有點損失。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上門解釋說明,最大限度爭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正是有了大家形成的共識,自來水管網改造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
此次改造項目,經過村民們的集體討論和反復考慮,根據以前的實際使用情況,管材選擇的是時下最實用的PE軟管,具有抗壓、抗爆、抗凍等優點。施工期間,村里還專門指派施工監督員,對工程質量進行全程監督,力爭整個項目保質、保量、保時完工。
“最初設計的水管入戶管線下方是污水排放溝,能不能再改路線,家里人不同意將進水管和污水溝放在一起,這樣也不衛生。”在施工中,西溝村2組村民王紅英提出了新要求。
要知道重新改水管路線,需要重新切割水泥路面,這樣費時又費力。經過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與施工方商量后,王紅英一家的要求得以滿足。
西溝村4組村民李占奎今年70多歲了,兒女出門務工,家里只剩老兩口和孫子們。老兩口平時很勤勞,在院里種了許多果樹和蔬菜,這次水網改造,李占奎想在院中央安裝一個水龍頭,方便給果樹和蔬菜澆水用。他把想法向駐村工作隊提了出來,沒想到這事竟然辦成了。
……
“西溝村自來水管網改造資金來之不易,我們前期征求了每戶村民的想法,結合施工情況,盡可能地滿足實際需要,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改造項目,力爭做到大家都滿意。”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王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