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原市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強化擔當,積極作為,采取務實舉措,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2015年的95.5%提高到2023年的99.7%,供水保證率達到90%以上,水質安全率達到100%,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凝聚合力抓落實,寫好為民服務“水民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程,將農村供水維修養護項目列為2024年度省政府確定的15項民生實事之一。太原市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強化組織保障,精心謀劃部署,考核檢查推動,切實把惠民實事辦實辦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高位推動。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民生實事,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責任單位具體抓的工作機制,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分管領導深入調研,協調解決具體問題,保障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市水務局制定下發《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民生實事專項工作方案》,成立由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科室為成員的工作專班,明確工作目標和進度要求,同時對進展情況實施半月調度,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二是精心謀劃部署統籌推動。健全完善抓落實工作機制,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結果清單,實現掛圖作戰,臺賬管理、清單落實,在搶時間、抓進度上靶向發力,形成上下貫通、條抓塊統、統分結合工作格局。水務部門積極指導各縣(市、區)認真開展方案編制工作。結合歷次排查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認真核定建設內容。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及受益鄉鎮,強化施工組織,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三是強化督導檢查通報推動。堅持結果導向,開展全過程管理,及時檢查工程建設情況,重點關注維修養護項目開工是否及時、施工質量和序時進度是否滿足要求、資金撥付是否到位等,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通過河長辦對各縣區工程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及時解決難點堵點,有力推動工程建成達效。
建管并重提效能,擰緊農村供水“安全閥”
農村供水工作著力在“建設”“管護”“用心”上下功夫,安排專項資金強化工程維修養護,確保農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2024年,全市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施維修養護工程52處,受益人口7.73萬人。
一是完善責任體系。全市十縣(市、區)全面落實了“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責任到鄉到村到人,以責任落實矩陣保水源穩定、保水管暢通、保水質達標。全市683個行政村全部落實了村級水管員,負責村級管網的維護及運行管理,解決了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最后一米的問題。
二是開展動態監測。緊盯供水薄弱地區、脫貧人口、分散供水工程開展常態化監測,強化農村供水日常監督管理,重點關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水利部12314監督舉報服務平臺和省、市各級熱線、平臺、媒體反饋問題的整改情況,及時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解決、百姓滿意。
三是強化應急供水。修訂完善農村供水應急預案,適時開展應急演練,健全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做好應急供水物資儲備,確保出現突發事件及時有效處理,不出現整村連片停水斷水等問題。迎澤區建立水質化驗結果分析研判機制,在2023年東祁家山水源井因地質結構變化出現水質波動時迅速行動,為村民安裝了戶用凈水器,有效保障村民飲水安全。陽曲縣實施農村供水工程“互聯網+監管”,實現集中供水工程智能水表全覆蓋,同步聯網組網、搭建監測平臺遠程監管,通過村級用水量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保障工程正常運行。
四是夯實制度保障。持續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太原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太原市水務局關于加強農村供水保障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健全長效保障機制。建立穩定的管護經費保障機制,自2015年以來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2元的標準落實市級維修養護資金,并列入財政預算。加強供水設施管護工作指導和管護員業務技能培訓,提高科學規范管護水平。
提質增效促發展,做強鄉村振興“水支撐”
持續完善城鄉供水保障體系,積極培育市場管護運行主體,兩手發力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水支撐。
一是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規模化供水工程服務比例逐步提高,全市農村規模化供水服務人口比例達到27.2%。晉源區地處晉祠泉域核心區,屬于地下水超采治理的重點區域,以前農村集中供水水源為地下深井水,且農村供水水質不達標。通過在晉祠泉域有序開展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鋪設輸配水管網和改造村內供水設施等措施,將農村生活水源由地下水切換為市政供水,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2021年全區5鎮(街)61村、21家駐地單位及居民小區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區域用水“同源、同質、同網、同價”。
二是深入推進水價改革。大力開展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截至目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價,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收費處數占工程總處數95%以上,水費收繳率達到90%以上。陽曲縣推進農村以表計征、以量收費規范化發展,根據工程供水規模、用水戶水費承受能力精準化復核成本水價,使水費收入成為工程運行管理經費的重要來源,破解農村供水工程長效運行問題。
三是強化自管自用共識。集中宣傳和日常教育相結合,增強群眾“自己管自己護”的“主人翁”意識。集中宣傳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通過網絡、紙媒、講座、黨課等各種渠道,宣傳普及供水設施維修養護知識,日常進村入戶、大喇叭宣講教育,不斷激發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動性。晉源區邀請村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參與到工程監督中,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看成效、找不足、提建議,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知曉率、參與度和滿意度。
飲水工程解民憂,幸福清泉潤民心。農村水利惠民工程事關鄉村振興,關乎民生福祉,在新的征程上,太原將繼續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工程體系,健全高水平管護機制,強化高標準水質保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牢牢守住農村飲水安全底線,奮力譜寫興水為民新篇章,為太原市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