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4年年會在深圳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深圳環境水務集團承辦,深圳利源水務設計咨詢公司協辦。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華、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長章林偉、深圳市水務局黨組書記胡嘉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尹杰、深圳環境水務集團總裁龔利民等出席會議。

年會設有三大主題論壇共18個技術交流報告,來自全國供排水行業企業代表400余人齊聚鵬城,圍繞供水排水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展開深入探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分別以《水務新世界》《顛覆性AOA®新技術研發與實踐——城市污水除磷和極限脫氮》為題作主旨發言,以全球視野介紹行業最新理念經驗。
作為中國水協下設分支機構,中國水協科技委以“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為己任,在標準引領、科技創新、行業促進等方面成果顯著。多家委員單位參與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在中國水協科技委換屆會議上,龔利民當選第四屆中國水協科技委主任。深圳環境水務集團作為中國水協科技委主任單位,以“科技轉型+資本運作”為抓手,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率先加入全球領先水司聯盟,研發投入超3.6億元,“國高新”等3類6個科技平臺逐個落地,形成創新內生動能。AOA高效脫氮技術成功在7座污水廠開展大規模應用,規模達185萬噸/日,成效顯著。深水云腦、管道冰漿沖洗技術、智能化驗室、“水光儲”一體化綠色水廠設施等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迅速推向市場。
“十四五”以來,深圳水務持續以科技賦能為引領,邁出科技轉型新步伐。水效管理方面,建立覆蓋源頭至用戶的供水感知系統,智能水表覆蓋率達73%。水質管理方面,構建全流程飲用水水質管控體系,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9.99%。水環境治理方面,全要素數字化治理模式取得良好成效,2024年上半年,深圳21個國考省考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排水防澇方面,構建“實時交互、秒級響應”的一鍵叫應機制,暴雨防御能力提升至75毫米/小時。設施智能建造方面,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新建水務工程全面應用BIM技術,打造城市水務CIM底座,夯實廠站少、無人值守機制,不斷提升涉水管理效率。

會議現場同期舉辦深水凈氮AOA工藝發布會。深水凈氮SWPN-AOA技術是深圳環境水務集團與彭永臻院士團隊合作開發的顛覆性低碳高效脫氮工藝技術,首次應用于國內大規模污水處理工程,深圳福永水質凈化廠入選GWI“全球水獎”。該技術充分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同步深度脫氮除磷,可實現出水總氮低至1.5mg/L,出水總磷低至0.3mg/L,可促進節省約30%的投資費用、10%的電耗和50%的藥耗,污泥產量降低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