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補齊供水短板。統籌水利發展資金及鄉村振興銜接資金400余萬元,新建及維修各類供水工程110處,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6處,分散供水工程84處,提質2558戶9930人飲水安全問題。投資41萬元,對6座小型水庫日常運行、監測預警、白蟻防治等進行維養和防治。⑵推進飲水安全。構建“部門監督+鄉鎮自查”常態機制,重點對場鎮、農家樂、民宿、賓館等人員聚集區域拉網式排查飲水隱患300余家次,實時分析管網流量、水壓等數據。夏季高峰用水期間,曾家鎮、兩河口鎮跨鄉鎮啟動“一供一補”“水廠聯動、水壓互補”的供水模式,保障了沿線供水安全、高效。⑶強化用水保障。出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護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區、鎮、村三級供水管護網絡和分類管理制度,提前做好供水調度,實施“高峰多送”“低峰多儲”“夜間合理降壓”等措施,確保水量足、水壓穩。每季度對全區千人以上集鎮及部分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進行全方位檢測,確保群眾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