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花鄉是肅南縣的種植業大鄉和糧食主產區,全縣70%以上的耕地都在這里,由于幾乎沒有地表水分布,明花鄉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依賴地下水資源。為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明花鄉深入推進旱作農業和農業節水工程,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壓減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擴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種植比例。

在明花鄉上井村,一望無際的向日葵鮮艷奪目,形成一片燦爛的金色花海,就像一張張“笑臉”,耀眼而熱烈,美麗但不張揚,近三千畝向日葵不僅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一株株經濟效益相當不錯的“節水小能手”。承包戶李玉星告訴記者:“我今年在上井村承包了3700畝地用于種植葵花,相比種植玉米來說種葵花經濟效益差不了多少,但耗水量更低,加上采用滴灌方式勤澆少澆和地膜減少蒸發量,一年下來能節約不少水。”另一邊,黃河灣村村民韓重祖今年選擇在地里種植了一批制種南瓜近期也長勢喜人,在明媚的陽光下,翠綠的南瓜藤蔓鋪滿了田地,繁茂的葉片下可以窺見一顆顆正在茁壯生長小南瓜,韓重祖和鄉親們正趁著晴好天氣為南瓜掐尖打蔓、除草。雖然實驗種植新的低耗水作物過程中充滿辛苦,但韓重祖樂在其中,他表示:“開花授粉的時候非常辛苦,每天都早出晚歸在地里勞作一天,但是制種南瓜耗水量低,經濟效益也很好,等我今年實驗成功以后就號召鄉親們和我一起種植。”
放眼明花鄉成片的耕地已難覓大水漫灌等粗放灌溉方式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滴灌帶。明花鄉水權交易中心干部薛延榮表示:“立足‘百員千井萬畝田’的鄉域實際,通過倒逼生產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探索實施‘134’節水行動,加快實現從粗放用水向高效節水轉變,從過度利用水資源向主動保護水資源轉變,著力走出了一條‘一網統管、百員聯動、千井控水、萬田節水’的新時代節水型社會建設新路子。2023年,全鄉境內基本農田灌溉面積25.63萬畝,現有機井1241眼,核定灌溉用水量6281.05萬立方米,實際用水6215.51萬立方米,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66。”
水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肅南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和“四水四定”原則,堅持“以水調結構、以水定產業”的農業生產節水思路,推進適水種植、量水生產,減少高耗水作物種植,大力推廣高效農業節水技術,做好田間節水文章,走出了一條高效節水促農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