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03億m3,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165.4億m3。地下水既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又是環境的基本要素,是我省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我省開發利用地下水的規模迅速擴大,從1980年的91億m3增加到2000年的132億m3,地下水供水量占總供水量的比重,由38.6%上升到53.6%,在保障人民生活、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年來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和不合理利用,致使我省地下水超采嚴重,全省平原地下水超采區(水位埋深大于6m的區域)一度達到了2.8萬多Km2,占平原區面積的50%。嚴重的地下水超采形勢,造成了區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源枯竭、土地沙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質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和保護,遏制地下水超采的趨勢,逐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改善地下水生態環境,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經刻不容緩。
《山東省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劃》共劃定淺層地下水超采區12處,涉及聊城、濰坊等12個市,超采區總面積13750 km2。其中,一般超采區10887km2,嚴重超采區2863km2。按照流域劃分,海河流域超采區面積3836km2,淮河流域超采區面積3634km2,山東半島超采區面積6280 km2。《山東省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劃》提出了地下水超采區動態監測方案和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建議,為更好地指導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好地下水資源,推動生態省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