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席指出,中國水利部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緊密圍繞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總目標,將數字孿生水利作為培育和引領水利新質生產力的主要抓手、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和六條實施路徑之一,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著力推進“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水雨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豐富算據、優化算法、提升算力,對流域、水網、水利工程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過程進行數字映射、智能模擬、前瞻預演。通過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有效地支撐了流域防洪減災、水資源管理調配等各項水利業務實現“四預”功能,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中國水安全提供了科學、高效、精準、安全的決策支持。
王道席強調,中國水利部將一如既往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跨學科深度對話與合作,不斷以數字孿生水利技術與應用成果,推動現代社會治水科技與管理的創新發展,為全球范圍內實現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水新篇章注入水利科技發展的強勁動力。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顧博維爾等國際組織領導人在開幕式上致辭,回顧了水信息學發展歷程,肯定了中國在數字孿生水利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呼吁各國及國際組織加強知識共享、技術交流和應用分享,充分發揮水信息學在應對全球水挑戰中的重要作用。
第15屆國際水信息學大會由水利部、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和國際水協會共同主辦,共有近500名代表參會,其中外賓160余人,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及多個國際組織。大會會期4天,主題為“從自然到數字水利:挑戰與機遇”。會議期間發布了《數字孿生水利行動北京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