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西鄉以島建鄉,鄉以島名。作為離島,島上居民一直面臨“靠天吃水”的困境。隨著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的實施,海島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補齊,人民群眾幸福感得到了真真切切的提升。
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鹿西島定向鉆操作航拍。新華網發 溫州市公用集團供圖
解了海島“千年之渴”
“祖祖輩輩,吃水難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今年75歲的石寶福說,他童年時,島上只有兩口礦道井,吃水靠手提肩挑。后來建了一座小山塘和一座小水庫,但庫容有限、集雨面積較小,全島日供水量僅500立方米,遇到久旱無雨時就面臨吃水窘境,靠島外運水救急。
水質不穩定是另一大難題。“洗衣機常常把衣服越洗越臟,被子洗后會泛黃。游客最大的吐糟點是水質不行。” 在島上經營民宿的葉桂萍說,水量不足和水質差一直困擾著她。
近年來,鹿西海島旅游業和海洋經濟迅速發展,游客日益增多,民生用水和產業用水需求量也開始急劇上升。島上淡水資源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生活生產需求。
為有效“解渴”,2022年7月,溫州市公用事業一體化改革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項目正式開工。
鹿西島居民用自來水沖洗衣服。新華網發 蘇巧將 攝
2023年11月16日,在鹿西鄉群眾的熱切期盼中,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洞頭大門島至鹿西島正式通水。“通水那天,島上居民自發買來鞭炮,請來鑼鼓隊,全島沸騰。”鹿西鄉鹿西村黨支部書記陳余飛說。
從此,海島人在家擰開水龍頭,清泉“自來”。 這不僅讓鹿西島徹底告別“靠天吃水”的歷史,用上優質穩定的自來水,更為海島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2023年11月16日,鹿西島正式通水。新華網發 溫州市公用集團供圖
滔滔清泉跨海而來
踏入鹿西島,穿過海景步行街,就看到昌魚礁村新建的鹿西泵站。它是島上首座具備管道壓力供給與輸送儲存能力的建筑,泵站里連接輸水管道的加壓泵房通過自控系統高效運行,讓沿著海底輸水管道跨過大海上岸的滔滔清泉,輸送到鹿西鄉4000余名居民的家中。
“鹿西島群眾都有兩個‘沒想到’。沒想到島上有一天能通上自來水,也沒想到實現的速度會這么快。”陳余飛說。
據了解,鹿西鄉引供水項目是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的子項目,2022年7月22日正式啟動,建設內容為洞頭大門島至鹿西島一條長8.3公里的管道和一座加壓泵站。其中,海底自來水管道長5.5公里,是外界輸水管網線路連通鹿西島的第一條自來水管道。因受海域島層環境地質影響,這部分工程成了引調水工程中的重點難點。
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海中湖段管道焊接。新華網發 溫州市公用集團供圖
“我們開展技術攻關,首次采用了水平定向鉆穿越+船舶底拖鋪設法相結合的工藝。”溫州市公用集團甌江引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創新研發的海管施工安裝技術工藝,為工程提質加速提供了技術支撐。
施工中,為了不影響海域內船舶的正常通航和水產品的正常養殖,項目團隊還采用了先進的三維實時成像聲吶系統、鉆頭GPS定位導向系統等技術,對開挖管線范圍進行精準控制,解決了海域潮差大、灘涂長和管道重等施工難點,大幅縮短了工期。
2023年8月20日,工程完成鹿西加壓泵站的主體建筑和機電設備安裝,具備通水條件,比預期提前了半年。
引來發展“源頭活水”
鹿西島有著樸實的漁家風情、唯美的海島風光、獨特的海洋生態。近年來,鹿西鄉著眼打造“花園鹿西,離島慢城”,旅游業和養殖業蓬勃發展。引水工程的落地為海島居民的用水窘境畫上了句號,更為海島增添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管橋段。新華網發 溫州市公用集團供圖
葉桂萍是土生土長的鹿西人,2015年她將自家房子改造為客棧,這幾年成了步行街上的網紅民宿。每到旅游旺季,客房供不應求,用水需求也隨之上漲。隨著引水工程的落地,供水穩定了,民宿客源也越來越穩定。據了解,在鹿西島,僅鹿西村就開出了50多家民宿。水,成了鹿西島旅游業發展的堅實“后盾”。
鹿西鄉還有著“中國生態大黃魚之鄉”的美譽,每年春節前,鹿西島的漁民就異常忙碌,一條條鮮美的大黃魚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鹿西鄉黃魚島集團總經理鄭祥武說,黃魚產品需要制冰冷凍,曾經島上的用水難題給企業經營帶來不小的影響。“缺水問題徹底解決了,企業發展再無后顧之憂。”
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海中湖段鋪設。新華網發 溫州市公用集團供圖
“漁民也受益匪淺。”陳余飛說,一條漁船每次出海需要裝載30多噸的冰,以前制冰廠用水依賴外購外運,冰的價格很高。自從島上有了自來水,制冰成本低了,漁民生產成本也大幅降低。
從“喝水難”到“喝上水”,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背后是溫州市公用事業一體化改革開辟的供水“新版圖”。“鹿西島實現通水,將推進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施工進度。”溫州市公用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一期工程計劃于2024年7月完工,建成投用后,“引調適宜、聯合供水”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將逐步形成,幸福的“清泉”將跨越山海,“潤澤”海島百姓民生。